突發!22萬噸巨輪擱淺,巨輪歐亞大動脈被“切斷”!油價應聲跳漲,擱淺何時可恢復?影響有多大?
一則突發性消息引起了全球關注和市場動蕩。歐亞
據環球網援引英國《衛報》24日報道,大動臺灣長榮集團旗下巴拿馬籍貨輪“永恒吉文號”(Ever Given)在蘇伊士運河擱淺,脈被該船長達400米,切斷寬近60米,巨輪排水量達22萬噸,擱淺幾乎完全側著身子在運河中停了下來,歐亞導致歐亞之間最重要的大動航道之一蘇伊士運河被切斷。
由于蘇伊士運河是脈被歐亞貿易要道,也是切斷石油和天然氣運輸的重要航道,這一事件直接帶動國際油價跳漲3%。巨輪有關該事件的擱淺進展仍不明朗,有消息顯示航道交通或很快恢復,歐亞但從油價最新走勢看似乎并不樂觀。
巨輪擱淺堵塞歐亞大動脈
據外媒報道,該船隸屬長榮海運集裝箱船,其因機艙突然失電導致運行失控堵死運河,船體首尾一度擱淺在岸邊,拖輪無法拖出,只能是先開挖土石方,然后再用大馬力拖輪將其拖出。
按貿易量計算,大約12%的世界貿易通過這條連接歐洲和亞洲的運河,蘇伊士運河管理局(SCA)仍然是埃及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根據Refinitiv Eikon的船舶跟蹤數據顯示,有7艘拖船前來援助這艘開往鹿特丹的船只。在跟蹤地圖上看,這艘船仍在擱淺。目前尚不清楚該船多長時間能被拖回原航道。埃及方面出動拖船營救,但尚未奏效。至少100艘來往船只受阻。
最新外媒消息顯示,有航運消息人士和目擊者稱,這艘船現在正在航行,這表明水路交通正在恢復。航運服務公司GAC表示,這艘被困的船已經部分被重新浮上水面,并沿著運河岸邊移動,這家公司還稱,蘇伊士運河交通有望很快恢復。
Ever Given號建造于2018年,長近400米,寬5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貨船之一。它一次可以裝載大約2萬個集裝箱。經營這艘船的臺灣航運公司Evergreen Marine Corp.在向媒體提供的聲明中指出,“Ever Given”號從紅海進入蘇伊士運河時遭遇強風導致遇險,但船上的集裝箱都安然無恙。
有業內人士預計,如果埃及軍方參與處理,基本三天左右可以解決。如果軍方不參與,正常解決可能需要一周左右,超過一周則為不正常現象。
公開資料顯示,蘇伊士運河位于埃及西奈半島西側,橫跨在亞洲、非洲交界處的蘇伊士地峽,頭尾則在地中海側的塞德港和紅海蘇伊士灣側的蘇伊士兩座城市之間,全長約163公里,是全球少數具備大型商船通行能力的無船閘運河。這條運河連結了歐洲與亞洲之間的南北雙向水運,船只不必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大節省航程。以從英國倫敦港或法國馬賽港到印度孟買港的航行為例,穿過蘇伊士運河比繞道好望角可縮短至少43%的航程距離(約7000公里)。
國際油價已經聞風跳漲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顯示,2018年,通過蘇伊士運河以及與之相連的蘇麥德輸油管道(Sumed Pipeline)系統輸送的石油總量,占到全球海運石油貿易總量的近10%。EIA表示,當年約8%的液化天然氣貿易也以蘇伊士運河為通道。
由于蘇伊士運河是歐亞貿易要道,也是石油和天然氣運輸的重要航道,這一事件直接帶動國際油價跳漲。截至記者發稿時,WTI原油和布倫特原油漲幅均超過3%,布倫特原油重回60美元/桶以上。
南華期貨能化分析師章正澤指出,因船只擱淺,蘇伊士運河堵塞,將影響歐洲和美國東岸從中東地區進口原油,如果堵塞時間過長,海上替代方案,很多油輪將不得不繞道好望角,路上替代方案,最大運輸能力280萬桶/天的蘇伊士——地中海原油管線可以一定程度彌補海上運力損失,理論上此次事件可能拉大Brent和迪拜價差,但目前最新消息是蘇伊士運河運輸將很快恢復,預計此次事件影響將很快消除,近期市場行情更多還是圍繞疫情對需求端的影響展開。
還有業內人士擔心,本次事故可能成為自2004年利比里亞籍10萬噸油輪“Tropic Brilliance”號擱淺導致蘇伊士運河中斷三天以來最嚴重的事故。雖然期間日本和新加坡各有一艘輪船發生了類似事故,但都在幾小時內被解決,如果封鎖持續下去,依賴中東重要航道運輸石油的歐洲和美國煉油商可能被迫尋找替代供應,這可能會推高替代品的價格。與此同時,從北海油田運往亞洲的原油也將受到限制。
另據外媒報道,北卡羅來納州坎貝爾大學航海歷史學家薩爾·默科利亞諾(Sal Mercogliano)在接受英媒采訪時指出,航道堵塞對世界貿易,包括疫苗的供應所造成的影響都是“災難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