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頭雁領航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大抓基層的明溪鮮明導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通過近年來,跨村明溪縣把建好黨支部、聯建培育帶頭人作為重要內容,促鄉村振深入實施村黨支部書記“頭雁領航”工程,頭雁領航構建跨村聯建發展格局,明溪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通過
跨村聯建發展致富項目
“今年靈芝長勢不錯,跨村10月已完成采收。聯建”近來,促鄉村振在明溪縣胡坊鎮奮發村的頭雁領航千畝生態靈芝種植基地里,林農忙著清理雜草、明溪保濕、通過預防白蟻……為靈芝來年再次出菌做好準備。
“我們選中的連片林地涉及65戶村民,靠公司挨家挨戶去做工作,擴種很難完成。”福建省大山金線蓮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健平告訴記者,奮發村發揮村“兩委”作用,通過開會、走訪等方式,一一做通村民工作,順利為公司提供1020畝林地,“明年計劃擴種1400畝,我們已經預定15萬袋靈芝菌種”。
明溪縣被譽為“天然藥庫”,野生及可見栽培的藥用植物資源有1559種。“省級林下經濟重點鄉鎮”胡坊鎮引進福建省大山金線蓮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三明市眉溪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林下套種中藥材4100畝,打造以培育生態靈芝、草珊瑚、艾草及金線蓮為主的特色中草藥種植基地。
針對種植規模化與林權“碎片化”之間的矛盾,胡坊鎮探索“黨支部+公司+基地+農戶”模式,以奮發村為領建村,輻射周邊朱南村、眉溪村等五個村。“今年,靈芝種植帶動村民就業50余人,村集體增收10余萬元。”胡坊鎮社會事務綜合服務中心主任程代賢說。
建好利益聯結機制
如胡坊鎮一樣,明溪縣發揮黨建力量,挖掘林下特色產業,將村級集體經濟轉為有源“活水”,帶領村民從不斷做大的產業中分享紅利,形成走好致富路合力。
城關鄉大力發展林下蜜蜂養殖產業,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通過入股詩窠中蜂養殖專業合作社,與蜂農簽訂“代養”蜜蜂合同,統一購買發放蜂種、統一提供技術服務、統一品牌銷售渠道,兜底回購蜂蜜,確保蜂農增收。目前,城關鄉蜜蜂養殖大戶51戶,合作社蜂場蜂箱數達1500余箱,每年帶動村集體增收5萬元,每戶蜂農增收6萬元。
“我在養蜂基地上班,每月有3100元工資,還通過資金、勞力、土地入股合作社,這次分紅領到7000元。”分紅大會上,社員晏根有笑著說。
夏陽鄉創新推廣“村社一體、合股聯營、利益共享”的觀鳥旅游模式,成立由村黨支部領辦的“村社合一”觀鳥合作社7家,助力村集體增收10余萬元,帶動村民年人均增收3萬余元。“觀鳥旅游成為我們村的生態致富產業,利益聯結讓大家積極性更高,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夏陽鄉旦上村村委會副主任黃輝崇說。
“頭雁”帶動村集體增收
“原本,我們村只是發包租賃林地。‘頭雁領航’工程實施后,我們和連厝村抱團發展,與國有林場合作,推行股權共有、經營共管、資本共享、收益共盈‘四共一體’合作經營模式,合作造林2100畝,預計每年村集體可增收25萬元。”瀚仙鎮巖里村黨支部書記聶玉花說。
去年換屆以來,明溪縣先后采取抓實專題培訓、“村書記繪藍圖”擂臺比武、現場觀摩拉練、導師幫帶等舉措,開展農村“三資”管理、農村產業振興、農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等學習,提升村黨支部書記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能力。
黨建引領風帆勁。眼下,明溪縣正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群眾工作優勢,深挖林業資源,打好村集體經濟發展“組合拳”。今年來共助力20多個村發展林下經濟,村集體增收100余萬元,帶動村民增收1500余萬元。
本報記者 方煒杭 通訊員 雷玉平 余贏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