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福建電臺報道,國內鋼從鐵礦石談判時的連跌“漲價預期”,到如今鋼價的國內鋼一潰千里,從4月中旬以來,連跌隨著進口鐵礦石價格的國內鋼不斷回落,國內鋼價已經連續12周下跌。連跌記者目前了解到,國內鋼各鋼廠在廈門的連跌鋼材售價同期也出現了17%左右的降幅,而分析人士指出,國內鋼在高庫存的連跌影響下,鋼價或將繼續下跌。國內鋼
廈門鋼價跌幅超全國
“5000元/噸不是連跌夢!”這曾是國內鋼今年3月底到4月初在鐵礦石談判帶來的漲價預期下,鋼材經銷商喊出的連跌驚人口號。
然而誰想到,國內鋼4月中旬過后鋼價急轉直下,國內期鋼價格在4900元/噸一線戛然而止。隨著期鋼價格沖擊5000元/噸的雄心壯志破滅,從4月中旬開始到上周末,國內鋼價已經連續12周下跌,國內鋼材均價從當時的5704.65元/噸,跌到了上周末最后一個交易日的4860.45元/噸,跌幅約為15%。
而在廈門,鋼材市場同期跌勢更加“慘烈”。以廈門眾達鋼鐵有限公司的Ф10mm HRB335E螺紋鋼為例,4月14日價格為4810元/噸,7月13日跌至3880元/噸,跌幅約19.33%,遠超同期全國15%的均跌幅。
廈門之外鋼企競相減產
隨著鋼價下跌,國內不少鋼企近日頻頻利用停產設備檢修,達到變相減產的目的,以減輕庫存壓力,然而市場的需求情況仍不見好轉。
記者從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了解到,7月份鋼鐵企業檢修減產比6月擴大,鋼材加工企業有22家,減產140余萬噸;設備大修停產5家;高爐檢修4家,檢修減產從小企業已經擴展到唐鋼、武鋼、沙鋼、攀鋼等大企業。
“廈門的需求還是比較淡的,但是從省內看,減產的鋼廠幾乎沒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鋼材經銷商告訴記者,目前廈門的鋼材總體成交情況一般,雖跟前幾周比有所放量,但廈門鋼材市場整體的庫存量仍然比較高,而與國內一些鋼企開始變相減產不同的是,占福建鋼材供應80%省內鋼企暫無減產的跡象,“福建區域各市場價格已經與上海市場價格接近,價格僅次于江西地區的建筑鋼材價格,供應量又沒下來,下游的需求自然比較乏力”。
庫存高企鋼價暫難反彈
廈鋼價持續下跌的背后,是同期進口鐵礦石價格的不斷下跌。據悉,目前國內主要進口品種品位63.5%的印度粉礦報價為126美元/噸—128美元/噸,這與4月23日每噸高達190美元—193美元的價格高點相比,已經出現了33%的跌幅。
而在鋼價失去了“高價鐵礦石”這一價格支撐點的同時,高庫存同樣讓國內鋼企頭痛不已。數據顯示,截至7月9日全國主要城市的線材庫存總量為170.352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82.432萬噸,同比上漲93.76%。螺紋鋼庫存量為634.703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314.23萬噸,同比上漲98.05%,均處于歷史高位。
“鋼價要想反彈的難度很大。”瑞達期貨分析(博客專區)師蔡躍輝表示,目前國內進入了七八月份的鋼材傳統消費淡季,因梅雨及隨后的炎夏造成建筑工地停工對長材消費的負面影響加大,導致長材需求量出現回調,與此同時,汽車和建筑用鋼量的下降以及國內鋼企的高庫存,都對鋼價的反彈形成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