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算法太重要了!算法 “人工智能”,究竟個啥“機器學習”,算法“大數據”,究竟個啥這些越來越常聽到的算法字眼,背后其實都是究竟個啥一個個“算法”。 諸多高新科技,算法似乎都離不開“算法”的究竟個啥“加持”。 科學家 / 工程師 / 技術人員,算法現在如果不懂點算法,究竟個啥都不太好意思了。算法
算法太重要了

“人工智能”,究竟個啥“機器學習”,算法“大數據”,究竟個啥這些越來越常聽到的算法字眼,背后其實都是一個個“算法”。 科學家 / 工程師 / 技術人員,現在如果不懂點算法,都不太好意思了。 算法,一看字面就知道,肯定是“計算方法”的簡稱啦,特指“計算機的計算方法”,所以,算法是由電腦程序來實現的。 算法,英文叫Algorithm,就是為了讓電腦解決一個問題而設計出來的一套計算方法,這套計算方法的設計是依靠“數學模型”的建立。 也就是說,程序員在設計算法之前,會將實際問題理解分析,歸納為一個“具體的數學問題”。
算法的每一個步驟都有“明確的意義”,對于算法結果的預期也是明確的。 算法不能一直算,停不下來是不行的;要有一個明確的結束條件,要不然算到“天荒地老”還有什么意義呢? 有個笑話說一個人面試會計師,算數特別快瞬間出結果,但是就是算得不對。 算法就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問題的來源就是輸入,問題的結果就是輸出。
怎么設計一個算法程序呢

首先,先對要解決的問題建立一個數學模型,把原問題化為數學問題; 然后,將問題的“已知條件”化為“數據”輸入到數學模型中; 再然后,通過對輸入一步一步的轉化/處理/計算,得到結果; 舉個例子吧
比如我們要解決一個問題——班級里有30個同學,我們現在知道他們的姓名和考試分數,比如小紅90分,小剛97分,小明60分等等,求班級里面哪位同學成績最好?
依次輸入30個名字和30個成績值;(其中名字的數據類型為字符串,成績值的數據類型為整數型,關于數據類型我們將在后面詳細講解) 這是一個典型的求最大值的問題,方法很多,這里舉一種方法: 3-1 取出第1個同學和第2個同學的姓名和成績,比較大小,將那個較大的成績值儲存在一個位置,這個位置我們給他起個名字,就叫<當前最大成績值>吧,再把這個較好的成績對應的同學姓名存到另一個位置,就叫<當前最好成績的同學姓名>; 3-2 這樣,第1個同學和第2個同學成績比較完成,得到了這2名同學中的成績最好的同學,信息儲存在:<當前最大成績值>和<當前最好成績的同學姓名>中; 3-3?下面就是重復性的工作了,把得到的<當前最大成績值>和<當前最好成績的同學姓名>與第3位同學進行比較,仍然是把較大的成績值儲存在<當前最大成績值>里,把這個較好的成績對應的同學姓名存到<當前最好成績的同學姓名>里; 3-4 這個過程一直進行,直到把30個同學的信息都比較完,這時<當前最大成績值>里存的值就是最好的成績,<當前最好成績的同學姓名>里存的值就是這位最厲害的同學的姓名。 按照你想要的格式,將上面兩個儲存的值顯示出來,就完成了!
借上面的例子有幾點要說明一下
1?解決同一個問題,可能有各種各樣的算法。不同的算法,可能執行速度不同,可能編寫難易度不同,可能占用的資源不同,甚至可能計算準確度都不同;很多時候并沒有最好的算法,只有在特定條件下最適合的算法。 2?每一個算法都有適用的條件,條件變了,算法可能就用好用了。比如上面例子,如果這個班級中有2個同學的成績剛好一樣,那么按理說就應該輸出兩個姓名和成績,上面的算法就需要改進一下了。
3?能把問題具體化為一個或幾個數學問題,問題就解決了一半。就如同學習和工作中一樣,所謂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一半是分析問題的能力,能夠將大問題分解成小問題,將抽象問題等價為具體問題。 來源|https://www.toutiao.com/a6616930406409175556/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21ic獲得授權后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