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購房群 買房優惠資源限時領!剛需公積

哈嘍大家好,注意我是大招血拼哥。
最近樓市冷熱更迭,剛需公積越來越不確定了。注意
前有二手房交易的火熱,后有新房市場的清冷。
今天又有北京房產博主爆料:大中介目前掛牌量為10萬套,實際后臺已經12萬套了!
在供應量這么充足的情況下,咱京樓的“小陽春”啥情況可要好好想想……
不過從真剛需的角度來看,不管小陽春情況如何,都對剛需影響不大。
但最近又有個新消息戳中了剛需:多地公積金出現大調整!部分地區公積金甚至能提取做首付了!
北京相關專家也表示,住房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符合《住房公積金條例》,值得推廣,咱北京剛需有望“守得云開見月明”嗎?今天咱就一起看看是咋回事~
01/
公積金變動
到底啥情況?
2023年一季度還沒過完,全國已經有超過40個城市調整公積金政策。
而且,今年越來越多的高能級城市,如重慶、南京、大連等。
都加入了調整公積金政策以鼓勵居民購房的行列,政策放松的力度也不斷加大。
這些城市的公積金政策變化主要集中在五個方面:
一、 可提取公積金用于首付,或降低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
二、 商業性住房貸款轉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簡稱“商轉公”);
三、 帶押過戶;
四、 提高貸款額度和延長還款年限;
五、 “一人購房全家幫”。
在2022年以前,大部分城市是不允許直接提取公積金用作購買商品住宅首付款的.
去年4月,福建省率先“撕“開這個口子后,迅速被多個城市效仿。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超過20個城市出臺了支持提取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的政策。
并且,很多城市政策的調整,不只是新房,購買二手房也可以提取公積金支付首付,可以說惠及了更多的購房需求。
不過要注意的是:很多城市明確只是階段性的支持,部分城市將公積金的范圍擴大到購房人的直系親屬,少部分城市只針對特定家庭(三胎)開放。
各地公積金的調整的方案并不統一,估計未來各地也會根據樓市情況針對性做出調整。
02/
小范圍寬松
是樓市催化劑
從2023年開年,各地穩樓市政策不斷,尤其是住房公積金政策,形成了較為全面的刺激。
在公積金上的放寬,能減輕居民籌措資金的壓力,鼓勵剛需與改善盡快入市。
但另外令人尷尬的點是:
公積金政策放寬的城市,是庫存量(問題)比較多的地區,是需要被刺激的。
通過公積金的政策措施,都是為了提升購房者的支付能力,降低購房成本,刺激購房需求的釋放。
說白了,就是想方設法引導購房群體入市。
但公積金的錢依舊是居民辛辛苦苦賺的,有點換湯不換藥的嫌疑,是否真能刺激樓市還有待觀望。
03/
大招不斷
北京會不會跟進?
北京目前借款申請人購買第一套住房政策規定最高可貸120萬,根據戶籍所在區域外遷購房,還可上浮10-20萬。
購買二套住房政策規定最高可貸60萬,具體規定如下表:
*信息源: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前年貝殼發布了一篇報告《2020城市剛需購房報告》。盤點全國主要城市的“剛需上車基準線”,北京買房最低需要準備150萬!(現在一定比這個還要高!)
21年貝殼研究院數據,北京二手房平均購房年齡在37.6歲,新房的平均購房年齡在38.3歲。
第一套住房政策規定最高可貸120萬,依舊只能解決少部分問題。
而北京房價依舊很貴,正常本科畢業年齡23歲,想要在北京買房至少要準備14年!
在北京買房已經是相當難的事,公積金政策調整是有利于購房人將有限的資金更合理的分配。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北京市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秀池認為:
住房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是符合《住房公積金條例》的,根據條例,住房公積金可以用于購買住房。
而購買住房可以是全款,也可以是貸款,支付首付款也是情理之中、合理合法的,將來各地應該推廣此做法。
住房公積金可以支付住房公積金貸款的首付款,也應該能夠支付商業貸款的首付款,各地還應該不斷優化住房公積金的惠民政策。
相關業內人士預計,短期各地將繼續結合自身公積金使用的實際情況因城施策,支持公積金支付首付款的城市或繼續擴圍。
北京2月二手房市場活躍,3月預計成交比2月還高一些,所以短期內北京沒有釋放這個“利好”火上澆油的可能。
不過好消息是,今年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發《關于加快住房公積金數字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實行“一數一源一標準”,實現數據資源清單化管理;依法建立數據共享機制。”
看得出部委對公積金未來是有野心的,公積金的改革還將繼續。
且近期銷冠智庫跟蹤剛需去化周期發現:剛需去化周期也在拉長,剛需置業資金承壓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公積金作為幫助剛需置業的重要工具,北京跟著改進是有可能,也有必要的。
那么,大家不妨來留言區聊聊:假如公積金能做首付,會影響你的置業決策嗎?
最后,本周依舊有免費看房團噢~有京北的碼農上車雙盤和位于通州的人氣新項目。
歡迎大家點擊下方小程序報名!也歡迎大家帶上親人或朋友一起來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