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陳曉瑩 記者李青山)佛山開展“放心消費承諾單位”和“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店”創建活動,四個聚焦創建總數連續兩年位居廣東全省第一。廣東近年來,佛山廣東省佛山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提升發展思想,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消費堅持聚焦機制建設、意度消費供給、四個聚焦民生熱點、廣東消費引導,佛山推動佛山消費維權工作高質量發展。提升
聚焦體制機制建設
為完善體制機制,消費佛山制定《佛山市消費維權和社會監督工作領導小組議事規則(試行)》,意度梳理議事職責,四個聚焦健全消費維權工作長效機制。廣東
構建調處多元化解體系,佛山佛山建立健全消費投訴“訴轉案”“訴調對接”工作機制,加強司法、行政、商協會與人民調解的協調合作,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據了解,去年佛山市新增處理消費維權“訴轉案”644宗,投訴消費金額約3140萬元,消費維權“訴調對接”368宗,挽回經濟損失超300萬元。
此外,佛山優化線上線下靈活調解,強化在線消費糾紛解決機制(ODR)建設,搭建“佛山市消委會和解投訴平臺”,與澳門共建“跨域視頻調解機制”,上線“跨域視頻調解平臺”,開啟化解消費糾紛綠色通道。截至今年5月,佛山累計培育ODR企業473家,累計培育和解企業5700余家。
在法律援助上,佛山市消委會與佛山市律師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搭建多元化、多層次、多服務的消費維權合作平臺。
聚焦消費供給升級
佛山發揮先進標準“引領力”,堅持先進標準引領,全市擁有企業標準“領跑者”407項,數量穩居全國第一;累計推動企業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行業標準3050項,推動企業產品標準“對標達標”提升943項,數量位居廣東全省地級市首位。創新推出“先進標準+產品評價+消費維權保障”的“佛山標準”獨有模式,累計擁有228個佛山標準產品;上線佛山標準消費維權保障平臺,為佛山標準產品“優品無憂”保障機制提供平臺支撐。在廣東全省率先推進15個粵菜標準化示范店建設,以標準傳播、創新粵菜文化。
此外,佛山筑牢食品安全“防護墻”,深入實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正在接受國家驗收。佛山市在營488家農貿(批)市場、7家生豬屠宰企業、17家食品集中加工中心、17家濕粉生產企業、1836家學校食堂在廣東省率先實現食用農產品和高風險食品的全品類全覆蓋溯源管理。佛山市352家農貿市場完成升級改造,“軟硬環境”顯著改善。加大食品安全抽檢力度,佛山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和中央廚房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全覆蓋。
為推動維權服務“廣覆蓋”,佛山在全國率先發布“消費維權服務站聯盟標準體系”,創建消費維權服務站596個;在特色街區、核心商圈、龍頭市場、特色行業等重點消費密集場所開展“放心消費承諾單位”和“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店”創建活動,創建總數連續兩年位居廣東全省第一,截至今年5月,佛山市“雙承諾”商家累計達10893家。
聚焦民生熱點難題
佛山三方面解決民生熱點難題,一是加大專項執法,對消費者關注度高的熱點難點問題,加大監管和執法力度,創新開展“春雷”“颶風”“秋獵”“冬狩”等民生領域季度專項執法,推進“鐵拳”、藥品安全、網絡市場等專項行動。
二是瞄準維權難題,在全國率先出臺《佛山市消費者委員會支持預付式消費服務糾紛起訴管理辦法》,指派律師專家顧問團律師先后免費代理教育培訓領域的集體訴訟案件4宗,涉及消費者多達264名,訴前調解及法院判決返還金額約108.42萬元,該集體訴訟相關工作經驗獲評“第四屆市場監管領域社會共治優秀案例”。
三是緊盯測評短板,深入分析全國百城消費者滿意度測評結果各項指標,緊盯短板弱項,堅持問題導向抓整改抓提升,持續優化消費供給,提升產品服務水平和消費環境設施。加強市級統籌、5區聯動,33個市消費維權和社會監督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助力,行業協會、企業發揮資源優勢,通過“公益廣告+明星效應+群眾參與”模式,開展“消費維權進社區”,全方位展現佛山消費維權工作成效,增強消費者感知度,提升消費者滿意度。
聚焦消費教育引導
佛山大力推動放心消費單位提質擴容,在房地產交易、裝修建材、村居維權等領域進行積極探索,與貝殼找房(佛山)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國率先建立“線上線下”融合的房產服務消費教育基地,與佛山市律師協會建立廣東全省首個普法宣傳消費教育基地,與4家律師事務所建立市級普法宣傳消費教育基地,形成“1+N”普法宣傳矩陣。
此外,佛山每年利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宣傳節點,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宣傳模式,營造全民參與宣傳氛圍。大力打造消費者喜聞樂見的品牌活動,圍繞本土優質企業、佛山制造、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等元素設計路線和內容,開展放心消費體驗行超100場。聯合報紙、電視、廣播電臺、網絡等媒體宣傳報道,發布消費維權典型案例、警示提示,多措并舉加強主流輿論宣傳。
責任編輯:高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