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開放日對于海信當前業務重點具有風向標意義,司機過去一些年海信把重點放在用戶熟知的被顛家電等B2C業務上,而2016年畫風突變,B一直低調行軍的海信海信B2B業務正式浮出水面,高調亮相代表有足夠的面高底氣和恰當的時機,有必要給大家展示一下值得關注的調亮電老海信的“B”面。

一組數據詮釋海信“B面”的相家謝絕傲嬌
海信的B端業務包括城市智能交通、光通信、司機寬帶接入網、被顛商業POS機、B醫療電子……今后這些業務將以統一的B2B業務板塊形象在公眾面前亮相。
劉洪新總裁給出一組數據:1-9月份,海信B2B類公司銷售收入占集團整體的27%,而利潤占比達38%。
海信光通信市場份額中國第一,接入網光模塊連續五年全球市場第一。
海信城市智能交通連續七年國內市場第一,2012到2015年,國內億元以上的智能交通大項目海信的中標額占比42%。
海信商用空調多聯機技術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國內市場份額位于第二!
海信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技術已經位居世界前列。

很顯然,B2B業務已經成為海信極其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因為長期技術積累形成的優勢,可以保證其在廣闊市場空間里不斷成長,越來越拉開與對手的距離。
海信科技板塊品牌化 高調亮相為哪般?
在取得出色成績的基礎上,海信將科技板塊業務品牌化,正式推出海信B2B業務的品牌傳播語和視覺符號:Hisense to Be with you!并為交通、醫療、寬帶三個板塊賦予明確的使命和價值觀,讓這些板塊擁有自己的區隔和氣質。相應的,三大科技產業也有各自的品牌傳播語,分別是:
海信交通,智通道和。寓意為“以智慧,讓道路相通,道途相和”。
海信醫療,智惠健康。寓意為“以智慧,惠及健康與生命”。
海信寬帶,智連無限。寓意為“用智慧聯接萬物與世界”。

海信一直以家電業務為消費者熟知,在C端業務的盛名下,2B業務默默發展并且終于成為參天大樹,用劉洪新總裁對2B業務的品牌化給出的理由是,一方面是海信有了亮相的底氣,另一方面海信試圖通過公眾化為這些產業尋求壓力,加快海信這塊產業的成長。
海信的底氣源于“重技術” 所謂顛覆請走開
近些年,在智能化、互聯網化的推動下,“風口的豬”越來越多,儼然一副顛覆者的姿態,少數品牌通過概念營銷彎道超車確實賺得盆滿缽滿。不得不說,海信并不擅長于此,也許是大船難掉頭,與輕資產公司拼速度容易亂了自身擅長的節奏。好在未雨綢繆,就像海信董事長周厚健的一句話“結構調整是企業的一條命,不是一頓飯”,海信今天立足的根本在于不斷加大技術含量高的產業投入,或者說依靠“重技術”。

2003年,海信在產業最不景氣的時候成立了光通信公司,至今已有13年;1998年,海信在私家車尚未普及的年代就開始涉足智能交通領域,默默耕耘了18年……海信重視技術造就了2B業務的厚積薄發,專注技術的創新,追求穩定的業績和持續的成長是海信的成功之道。
海信避開了中小企業的所謂顛覆式沖擊,完成了“民用消費和基礎投資”兩大產業的均衡布局。用經濟學家的話講,是“在產業結構合理化基礎上,實現‘產業結構高級化’”。
科技、家電相得益彰 電視老司機依然第一
雖然今年海信媒體開放日主題是“B”面,但并不意味著C端的失落。截至9月份,海信電視國內市場銷售額占有率已超出第二名2.97個百分點,連續13年位居國內市場首位。同時,也分別在澳洲和南非登頂第一。
海信也成為了中國最大的互聯網電視云平臺,到2016年8月,日均活躍用戶破千萬。

在海信智能家庭展館內,我們也看到了智能化廚房、客廳等一體化設計,電視、冰箱、空調、廚電等,一應俱全的滲透到家庭的每個角落。
可以說,海信的家電與科技兩個板塊相得益彰,已構成海信防御經濟環境變化的重要倚仗。
你是這樣的海信 “慢公司”、“笨企業”的多個面孔
劉洪新說,看了海信的智能交通和光通信,你會發現,海信已經不是一家家電企業,而是名副其實的科技企業;看到“聚好看”千萬級大屏幕用戶后臺,你會發現海信是一家互聯網企業;看到我們在醫療領域的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你會發現海信也是一家技術服務型公司。
擁有多個面孔的海信自稱是一家“慢公司”、“笨企業”,所謂“笨”,是不跟風、不投機、始終堅持自己的目標,專注技術的創新,追求穩定的業績和持續成長。所謂“慢”,是不走捷徑,發展的故事永遠波瀾不驚。
在剛剛過去的9個月里,海信集團實現銷售收入785億,同比增長6.53%,實現利潤53.6億,同比增長53.31%。2B業務的蓬勃發展,海信或將再造一個千億級企業。從C到B,海信順利完成產業結構高級化革新,奔向新的目標,實現更大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