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下半央行行長易綱就下半年貨幣政策走向作出了最新表態。年經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濟工集中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作具責人精準導向,體何切實抓好已經出臺的部署穩企業保就業各項政策落實見效。
不僅是多部易綱,根據第一財經統計,委負近日來,發聲發改委、下半財政部、年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濟工集中商務部等中央部委主要負責人也密集發聲。作具責人這是體何上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下半年經濟工作后,中央各部委主要負責人對于具體工作部署的部署集中發聲,傳遞出重要信號。
從部長們透露的信息來看,在下半年的具體工作中,相關部委將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智慧零售、在線教育、汽車家電將成為下半年提振消費的重要領域,發展縣域消費則是這次擴大內需的重點和潛力所在。推進“兩新一重”、公共衛生、交通能源等領域補短板是穩投資的重要著力點,而促進民間投資的恢復成為了下半年做好穩投資工作的重要抓手。
下半年財政貨幣政策怎么走
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要確保宏觀政策落地見效。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注重實效。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
財政部部長劉昆8月6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截至7月29日,實行直達管理的1.7萬億元資金中,省級財政部門已細化下達1.5萬億元,市縣財政部門已細化落實到項目1.29萬億元,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實施減稅降費提供了有效的財力支撐。截至7月30日,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全部發行完畢。
為使新增財政資金坐“直通車”,直抵市縣基層,惠企利民,財政部建立起特殊轉移支付機制,構建覆蓋資金分配、撥付、使用和監管全過程的制度體系,并開發聯通各級財政的直達資金監控系統,實現全鏈條、全過程監控。
他表示,下一步,財政政策將重點圍繞落實“六保”任務發力,其中,保居民就業,即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支持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人群就業工作。保基本民生,即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做好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困難群眾和退休人員的重點保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保市場主體,即重點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受疫情沖擊較大的產業紓困和發展,不折不扣落實落細各項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幫助企業保存量、保資金鏈、保就業崗位。
以及,保糧食能源安全,即構建完善財政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全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應。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即發揮好財稅政策的結構性調控優勢,支持打通產業鏈供應鏈上的“堵點”、補上“斷點”,加快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復市,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保企業生產、穩中國制造。保基層運轉,即:加大對地方財力的支持力度,緩解地方收入增長放緩帶來的財政支出壓力,兜牢兜實“三保”底線。
易綱在8月9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將會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于去年,同時注意把握好節奏、優化結構,促進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合理增長。
這已是一周之內央行對貨幣政策的第三次表態。
自疫情發生以來,為應對疫情影響,央行采取了“擴總量、保供應、促增長,降利率、調結構、保主體”的金融政策,并取得顯著成效。
當前,我國經濟在全球實現了率先復蘇,二季度我國GDP出現了較為強勁的反彈,GDP同比增長3.2%。易綱表示:“總的看,中國經濟潛力大、韌性足的特點并沒有改變,下半年我國經濟增長將延續復蘇的態勢,全年有望實現正增長。”
在經濟增長持續回暖之下,前期總量寬松的貨幣政策將出現調整。易綱稱,下半年,央行將保持金融總量適度、合理增長,著力穩企業保就業,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加快深化金融改革開放,促進經濟金融健康發展。
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對記者表示:“從總量層面來看,適度的貨幣政策要拿捏寬松的力度,不能搞大水漫灌。實際上這本身是延續貨幣政策二季度以來的操作,即流動性投放縮量、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維持穩定。在這一基調上,穩貨幣將貫穿下半年。”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亦對第一財經稱:“貨幣政策要看經濟運行趨勢,在國民經濟逐步改善并逐步走出通縮的情況下,將延續6、7月的政策趨勢,貨幣政策不會過于寬松,仍將以穩為主,8月降準降息概率較低。”
穩外資外貿、擴內需
在研判下半年外貿形勢時,商務部部長鐘山近日稱:“下半年主要任務是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促進國內消費發展,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
下半年,我國外貿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嚴峻,世界經濟下滑對需求的影響將進一步顯現,產業鏈供應鏈受阻,外貿企業生存壓力仍然很大。要在穩住外貿主體上下功夫,穩住產業鏈供應鏈,穩住全球貿易大國地位。
“商務部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出臺和落實出口退稅、外貿信貸、出口信保、出口轉內銷等系列穩企紓困政策,讓政策惠及更多外貿企業,鼓勵企業創新發展,激發企業活力。”鐘山說。
擴大內需戰略如何推進?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我國有14億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國內市場空間廣闊。要積極擴大消費需求,落實消費政策,引導消費方向,改善消費環境,提高消費能力。
擴大內需,要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寧吉喆稱,下半年,我國將加快推動智慧零售、在線教育等新型消費高質量發展,推動汽車和家電消費轉型升級,鼓勵限購城市適當增加汽車購置限額,放寬新能源汽車限購,對購置新能源汽車等給予適當補貼。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消費從線下走向線上,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直播帶貨、門店到家等新型消費開始走紅,不僅高效地匹配供需雙方,刺激消費回補,還深刻地影響著產業形態、民生保障等方方面面。
業內分析,新型消費是消費領域新的突破點,將是拉動消費回升、擴大內需和促進國內循環更加順暢的一大利器。新型消費的作用在于在消費者收入不變的情況下,通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消費體驗、加快消費速度等渠道讓消費者獲得更多的消費服務,從總量上看呈現出消費增加、消費升級等現象。
“還有一點,要發展縣域的消費聚集區,是這次擴大內需的重點,也是消費發展很有潛力的地方。比如說縣城里步行街的改造,應當給予貸款的支持,還可以發行一些企業的債券,來支持這種改造,使得中國的消費不僅有大城市的消費,有中等城市的消費,也有縣城消費。”寧吉喆說。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馮奎認為,從需求的角度來講,城鎮化的推進將擴大內需、加大投資,發掘出中國長期增長的最大潛力。長遠來看,必須十分堅定地走城市化發展的道路,吸納與培養新市民,持續壯大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
投資方面,寧吉喆表示,要有效擴大投資需求,推進“兩新一重”(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加大公共衛生、應急物資儲備、交通能源等領域補短板力度,實施城市更新,加快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民間投資占全社會投資的近60%,是穩投資的重要力量,也是下半年做好穩投資工作的重要抓手。
重大投資領域向民企放開是激發企業活力、挖掘民間投資潛力的重要一環。近來從部委到地方密集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民資進入“兩新一重”領域。寧吉喆強調,下半年,我國將進一步完善民間投資的環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民間投資進入新領域,鼓勵民間資本加大在“兩新一重”等領域的投資力度。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第一財經表示,近期民間投資刺激政策頻繁落地是我們健全市場化投融資機制,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社會建設的重要舉措,這預示著屬于民間投資的春天已經到來,而在這其中,“兩新一重”則是突破口之一,未來也會成為民間投資大展身手的關鍵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