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上午,上海上海教育系統內審人員培養單位(第二期)啟動會在復旦大學呂志和樓會議室召開。教育本次會議由上海市教委審計處主辦,系統復旦大學審計處承辦。內審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袁正宏、培養上海市教委審計處處長方濤、單位第期上海市教育審計中心主任陳飈、啟動上海教育系統內審人員培養單位審計處等相關人員,上海以及部分學員代表等參會。教育
袁正宏在致辭中對與會人員的系統到來表示歡迎,向長期以來指導、內審支持我校工作的培養市教委領導和兄弟院校審計同仁表示感謝。
袁正宏表示,單位第期復旦大學高度重視審計工作,啟動將其作為提升治理能力、上海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多年來,學校不斷深化改革審計管理體制、完善審計工作機制、加強隊伍建設,促進職稱晉升、能力提升和理論研究等長足發展。今后將在積極探索人工智能賦能審計的創新路徑等方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他表示,復旦大學將勇擔重任,支持內審人員見習培養工作,增強自身建設,攜手推動教育系統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
陳飈對上海市教育系統內審人員見習基地(第一期)工作進行總結,內容涵蓋工作背景、推進情況、后續思考及未來展望四個方面。在回顧第一期主要工作內容時展示的照片,喚起在場參與者的共同記憶。他表示,上海教育是全國教育改革的前沿,審計工作也應走在全國前列。依托部屬高校審計資源,創建內審見習人員培養模式,對促進完善制度建設、拓展審計思路、強化審計規范等方面已發揮建設性作用。二期實踐中將進一步強化課程適配性、激發學員優勢潛能、提升實踐運用效能,以更加飽滿熱情、奮發有為的精神,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上海力量。
三家培養單位審計處負責人分別介紹培養方案與計劃。
上海交通大學審計處處長蘇卓君對市教委授予培養單位,感到特別光榮、十分珍惜。學校堅持“以培代學、以審代訓”理念,為每位學員制定個性化培訓方案,安排采用“導師制”方式,進行手把手帶教。見習期間,學員全程參與有關工作會、業務研討會、實務項目,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提升能力。單位還不斷探索構建系統化、標準化的培訓體系,助力學員快速成長。
上海財經大學審計處處長楊忠蓮強調,在認真總結第一期經驗的基礎上,依托市教委支持,將努力做好第二期學員的培養工作。副處長姚琦主要闡述了三方面:在培養目標上,聚焦見習人員背景和發展需求,度身打造培訓方案,精準定位培養方向;在培養計劃上,實施分層推進,突出實效,涵蓋集中理論學習、自學資料支持、全流程參與審計項目及專題培訓,突出實效;在保障機制上,通過定期溝通、動態調整培養方案,確保學習成效最大化。
復旦大學審計處處長張育指出,我校始終以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參與推進基地初創建設與見習帶教工作,深切認識到市教委著眼新時期審計人才培養的重要戰略部署,第一期見習工作初見成效。在第二期工作中學校將明確培養目標,完善基礎與拓展、共性和個性結合的培訓方案,注重課程內容的科學性與實用性;豐富小組討論、案例分析、項目實踐等多樣化教學培養方式,推動“學中做、做中學”。同時,優化帶教師資,完善學員反饋與評估體系,實現與學員雙向奔赴,助力學員成長成才,為建設高素質審計人才貢獻復旦力量。
新學員代表作交流發言。交通大學學員孫蕾表示,她深入參與財務預決算與內控審計等,拓寬了視野,提升了能力,感受到團隊的專業能力和敬業的工作作風,將學以致用推動本單位審計工作。財經大學學員湯芯蕾表示心懷感恩,珍惜機遇;學思踐悟,知行并進,將以“空杯心態”學習、“主人翁意識”實踐、“橋梁紐帶”推動基層審計提質增效。復旦大學學員張琪說,見習基地是落實“三立精神”的重要平臺,將深入學習與實踐,努力實現學術資源轉化為實踐創新、思想碰撞轉化為制度方案、個人成長轉化為隊伍提升的“三個轉化”,踐行審計使命擔當。
方濤在會議最后總結,近年來教育系統的內審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內審組織領導持續強化,制度建設日趨完善,“經濟體檢、經濟衛士”作用日益凸顯。這些成果離不開各單位對教育審計人才工作和隊伍建設的關心與支持。
當前正值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關鍵階段,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她提出三點工作要求。一要把握新形勢,開創教育審計隊伍的新局面。形成“主管部門主導、培養單位主體、培養對象主動”的穩定三角互動,促進教學相長,二要立足新階段,聚焦教育綜合改革大局開展培養工作。學員不僅要學好審計,更要懂教育、懂政策,拓寬視野。三要彰顯新格局,實現內審人員培養模式的新突破,注重見習成果的總結、轉化與跟蹤,推動培養實效在選送單位內審工作中落地生根。同時希望培養單位在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方面先行探索,帶動上海教育內審整體提升。
上海教育系統內審人員培養單位(第二期)的啟動,將為教育系統內部審計工作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制圖:實習編輯:謝文杰責任編輯:李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