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甜了兩百多年!甜兩包含了多少永嘉人的百多兒時記憶
對于許多人來說,麥芽糖是年包童年記憶里的一個鮮活符號。多年以后的含多今天,當你用筷子卷起一圈,少永時記那香香黏黏的嘉人麥芽糖絲纏在一起,越拉越長,甜兩仿佛可以穿透時光的百多喧囂,再度還原那些曾經的年包生活片段。
今天小編帶大家去碧蓮鎮應界坑村,含多看看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少永時記麥芽糖是如何制作的。
在碧蓮鎮應界坑村村民潘笑曼家門口,嘉人記者遠遠就聞到了麥芽糖的甜兩香甜,走進一看,百多發現灶上兩口大鐵鍋正在熬制糖漿。年包潘笑曼說,前一天夜里提前將糯米洗凈燒熟,再與切碎的麥芽混合發酵兩三個小時,過濾糖水,待文火熬上6個小時才能出鍋。
期間,鍋里要一直攪動,以防糖太熱而沸騰溢出,隨著糖漿不斷翻滾麥芽香越來越濃。
潘大姐也很有意思,會在這里吹泡泡,為什么要吹泡泡呢?
潘大姐說,這個糖快要好了,所以要吹一下泡泡,實驗一下是否可以出鍋了。這個泡泡吹起來又碎又細,這個糖就馬上可以出鍋了。
糖水隨著水分的蒸發逐漸變成糖漿,放置冷卻半個多小時,糖漿稍微定型,便可以開始拉糖。這拉糖不僅是技術活,還是體力活,需要三五人輪番上陣。
村民麻浙紹說,這是打糖里面的第3個步驟,叫雙攪,大概要十幾分鐘,糖要打成荔枝花一樣就差不多了。
糖膠掛在拉糖鉤上,來回不斷地拽拉,褐色慢慢變成了奶白色,趁著余熱,老師傅趕緊把花生芝麻加進去,拉成了手指般粗細的糖繩,潘笑曼和村民圍坐在一起剪糖,裝袋。
村民曾美月也在現場幫忙,大家一起干活就剪得快一點。想吃的話就拿個吃下,冷了的話就很難剪。
潘笑曼說,這個手藝并不賺錢,工序繁瑣且耗時長,一百斤的糯米大概能出80多斤的麥芽糖,她家做出來的麥芽糖白白凈凈,吃起來甜而不膩,香糯可口,深受大家喜歡。
剛做出麥芽糖,在溫州生活的李奶奶就趕來買上了十多斤。潘笑曼說她從10月開始做到12月,正月也有人買。一般12月份賣的最多,很多人都直接100包買過去送人。
祝愿大家的生活
也如麥芽糖甜甜蜜蜜
來源/中國永嘉微信公眾號
永嘉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汪霞 葉嘉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