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行業年度職工各崗位工資增長不低于10%、遼寧行業最低工資標準為每月1265元……1月12日,首個沈陽沈陽市餐飲行業工資專項集體合同正式誕生。餐飲這是行業沈陽市簽訂的首個市級行業性工資集體合同,也是工資遼寧省簽訂的首個餐飲行業工資專項集體合同。
1月12日,集體這份集體合同經沈陽市餐飲行業首屆一次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企業、合同職工雙方首席代表簽字后生效,簽訂標志著沈陽全市2萬多家餐飲企業的遼寧20萬員工的合法權益有了法律保障。
據悉,首個沈陽目前,餐飲沈陽市有2.1萬戶餐飲企業,行業從業人員近20萬人,工資普遍存在勞動合同簽訂率低、集體人員流動性大,合同社會保障覆蓋率低、參保人員少,職工收入水平低、節假日加班不按規定支付報酬等問題。餐飲行業不僅是職工收入最低的行業之一,也是勞動關系矛盾相對突出的領域。
遼寧省總工會副主席劉世峰介紹:“餐飲行業是吸納就業和農村轉移勞動力最多的行業,但也是職工收入最低的行業之一,是勞動關系矛盾相對突出的領域。有調查顯示,餐飲行業合同簽訂率不足50%,各種保險繳納率也非常低。”沈陽市委常委、總工會主席鞠秀禮說:“餐飲行業是用工不規范比較集中的領域。員工勞動強度大、加班加點頻繁,在許多飯店,如果把延時勞動計算在內,員工實際拿到手的工資甚至低于沈陽市的最低工資標準?!?/p>
2011年8月,在沈陽市總工會的積極推動下,市服務業工會啟動了餐飲行業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在對2000戶餐飲企業、5000名職工進行問卷調查基礎上,向企業代表組織——市食品藥品安全聯合會發出了協商要約,得到了同行業企業行政方的積極響應。4個月來,雙方就合同條款,特別是工種崗位的劃分和最低工資標準、工資漲幅的確定進行了數十次溝通、7次協商。
該合同共十九條四十一款,分地區、企業規模、工種崗位,量化了最低工資標準和職工工資增長幅度。明確市內九區和開發區,本行業最低工資標準為目前沈陽市最低工資標準的115%,即每月1265元;新民市、遼中縣等一市三縣,本行業最低工資標準為目前沈陽市最低工資標準的108%。即每月972元。本行業年度職工各崗位工資增幅不低于10%。區、縣(市)、開發區及以下行業集體合同、企業集體合同和勞動合同中有關勞動報酬標準不得低于本合同的規定的標準。
“有了這份集體合同,我們維護合法權益就有了底氣?!鄙蜿柺幸患揖频陠T工高靜說,“比如,職工患病或非工傷醫療期間,當月實發工資不得低于行業最低工資的80%;有的企業借口職工違紀扣發工資。現在合同規定扣發工資最高不得超過本人工資20%,扣發后,不得低于沈陽最低工資標準?!?/p>
沈陽鐵西區總工會法律部長楊毅介紹:這次簽訂的合同對用工方是一個約束,維護了職工權益。有的酒店借口“試用期”,工資很低。這次規定,餐飲行業職工試用期工資不得低于同崗位最低檔工資的80%,也不能低于沈陽最低工資標準。對延時勞動也進行了規范,一般員工每天加班不超過1小時。
這份合同也受到企業的歡迎。好萬家企業資方代表崔巖告訴記者:以前員工流動性大,說走就走,跳槽頻繁,員工隊伍不穩,企業發展也受到制約;合同簽訂后,管理規范了,到哪干,最低工資標準都一樣,員工隊伍就能夠穩定了,對勞資雙方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