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中老關節疾病好發的季節,但同時,年人夏季也是事半適宜關節疾病最佳的治療時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老年病科肖新懷主任提示,功倍骨關進入夏季,夏季中老年朋友對骨關節多加保養可以收到良好的護理遠期保健療效。

骨關節疾病的中老癥狀有哪些?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老年人骨關節的年人退行性老化逐漸加重,肖新懷介紹,事半適宜一般來說,功倍骨關骨關節疾病會有以下五種具體癥狀:
關節的夏季疼痛及關節壓痛。大部分患者就是護理因為難忍疼痛遂前來就診,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受涼、中老受累之后,年人天氣變化時疼痛尤其明顯。事半適宜
關節腫脹。多是關節積液引起,例如手指腫了、膝關節腫了。
關節出現摩擦音。由于關節軟骨破壞,關節面凹凸不平,如此時膝關節會出現咯噔的響聲,還伴有非常明顯的疼痛。
關節僵硬。多發于手指部位,需要活動一段時間后才能稍微緩解。不過僵硬時間過長可導致關節功能障礙。
關節活動受限及關節功能障礙。早期患者會出現晨起關節僵硬癥狀,中后期活動受限出現頻率的嚴重程度會逐漸增加,最后患病關節不能完全伸直或者彎曲。且一旦關節的活動能力逐漸降低,還會導致參與關節活動的肌肉逐漸萎縮。

骨關節病患者夏季要注意自我保健
夏季提高對骨關節護理的重視程度,相對其他季節具有事半功倍的保健效果。針對夏季如何預防骨關節疾病,更好的保護骨關節,該院老年病科肖新懷主任、方燕齡護長以及江幸鉆科護長共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注意避“冷”。如避免吹空調冷風、冷水洗浴、過食生冷以及睡冷地板等等。因為這些活動很容易使得關節受涼,由此容易導致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等組織發生痙攣,進而引起疼痛。此外,關節周圍受涼以后也會引起相應部位的血管攣縮,進而導致血液循環出現障礙,從而出現酸疼感。
第二,多補充鈣物質。“人類的骨量在35歲之后開始慢慢地開始走下坡路,隨著骨質的流失,長此以往就會導致骨質疏松。而骨質疏松還可能會加速關節退變,繼而會使患者感覺到關節疼痛。”除了補充鈣劑,方燕齡建議中老年人可通過“曬太陽”兼并“攝入優質蛋白質”的方式來補鈣。

不過這里需要提醒的是,曬太陽應選擇合適時間段,同時要防止熱射病,廣東地區夏季曬太陽最好在上午9點、下午5點左右,半個小時即可。另外,考慮到有些老年人有白內障、黃斑病變等眼部問題,受不了強烈陽光刺激,建議曬太陽時佩戴有色眼鏡。
第三,科學鍛煉,尤其避免負重、爬山等運動。運動能夠使骨骼變得更健康的同時,也能降低骨骼當中骨質流失的速度。游泳對中老年人而言是一項比較有益健康的運動,水的浮力可以減輕老年人身體的重量,減少運動對關節的損傷,但要注意水溫不要過涼。
同時盡量避免做下蹲、爬樓梯、爬山等運動,更不建議負重運動,因為會使膝關節所承受的壓力變得更大,久而久之則會增加膝關節炎的發生概率。
(羊城晚報?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