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交易平臺上炒賣影票截圖
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7月20日,上影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在8點正式開啟線上售票,節票將監價和淘票票平臺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被炒開票10分鐘,到手出票107789張,平臺熱門影片場次被“秒空”,控溢多數影票售罄。黃牛此后,上影新京報記者發現,節票將監價和在閑魚等二手交易平臺后臺“求購”上影節電影票的被炒需求暴增,有些影票甚至炒賣到幾百幾千不等,到手紀錄片《羅馬風情畫》在咸魚上居然炒賣到1500元;《哈利·波特》系列影片的平臺重映更是成為求購的熱門,一場影票會賣到500元或是控溢1000元。
二手交易平臺上炒賣影票截圖
根據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黃牛今年上影節每場上座率不超過30%,上影影票數量只有往年30%。因為影迷近半年未進影院,觀影熱情空前,市場供應明顯偏緊。二手交易平臺認為,電影票在影迷間以合理價格流轉是正常的個人行為,影迷選擇在交易換票,也是各取所需。但賣價畸高,會助長囤票搶票之風,將真正的愛好者拒之門外,不利于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閑魚平臺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天起,我們已對上影節電影名錄進行文本識別,并加強了人工審核力度,對于大量溢價及多張票銷售的黃牛行為進行管控。對于惡意炒票者,歡迎用戶舉報,平臺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