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0月27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記者從27日上午召開的泉州“泉州衛健領域惠民生補短板”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泉州將持續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農村進一步合理配備鄉村醫生,每千提高基層醫療服務水平。人平
作為最貼近廣大農村群眾的均擁健康“守護人”,鄉村醫生所承擔的有鄉基層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任務逐漸增加,是村醫保障農村群眾健康、發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生名重要力量。建設一支扎根鄉村、泉州服務鄉村的農村高素質專業化鄉村醫生隊伍,是每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客觀需要。
據泉州市衛健委黨組書記、人平主任蘇松炎介紹,均擁目前,有鄉全市鄉村醫生配備數量、村醫學歷水平、執業資格、服務能力和隊伍穩定性等方面總體向好。按照“一村一所為主,多種方式建設為輔”的村衛生所建設模式,目前,泉州全市共批準設立村衛生所3019家,實現村級醫療衛生服務和醫保專線全覆蓋。為完善鄉村醫生補充機制,今年來,泉州通過實施“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三年行動、“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等方式,補充鄉村醫生42人。目前全市注冊的鄉村醫生共4285人,每千農村服務人口平均擁有鄉村醫生1.6名。
為提高鄉村醫生獲得感,讓人才在基層留得住、留得穩,泉州從提升收入水平、補助、養老等多層面出發,不斷拓寬鄉村醫生收入來源。同時,通過組織基層衛生人才參加專業培訓、學歷提升教育等方式,提升鄉村醫生服務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泉州市衛健委還聯合多個部門印發《泉州市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五年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8年)》,將進一步推動村級醫療衛生機構功能布局均衡合理,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鄉村醫生隊伍發展壯大,人員素質和結構更加優化,待遇水平、養老等社會保障問題逐步得到有效解決。
泉州市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吳達輝介紹,今后一個階段,泉州將按照“每千服務人口配備不少于1名鄉村醫生”原則,公開招聘一批鄉村醫生,加快優化提升鄉村醫生年齡、學歷、執業資格結構,通過縣域醫共體內人才、技術、資源等下沉,縣帶鄉、鄉帶村,幫扶帶動村衛生所發展。此外,泉州還將通過組織專題培訓、“師帶徒”、跟班學習等方式培訓提升一批鄉村醫生,并進一步完善鄉村醫生培養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