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從廣東省經貿委獲悉,年前國家發改委已正式發出《關于促進平板玻璃工業結構調整的個月若干意見》明確,當前我國平板玻璃工業存在產能潛在過剩、全行結構不合理等亟待解決的業凈矛盾和問題。
國家發改委表示,虧損平板玻璃屬重要的發改基礎原材料,廣泛應用于建筑、委調交通運輸、整玻資訊裝飾裝修、璃業電子信息及其它新興工業。行業據統計,年前我國2005年平板玻璃產量達到3.87億重量箱,個月已連續17年居世界靠前。全行
根據《意見》,業凈當前平板玻璃工業也存在問題:包括產能增長不平衡,虧損近期增長過快等。其中,2006年新建成投產和在建生產線仍有20余條,能力近7000萬重量箱,為近期市場帶來新的壓力。因此發改委要求對這些項目進行清理。
意見還透露,隨著新增產能的釋放和競爭的加劇,以及重油、純堿、電力、運輸等價格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增強,企業盈利空間受到擠壓,平板玻璃行業經濟效益大幅下滑,去年前9個月全行業一直處于凈虧損狀態。此外,玻璃企業數量多,產業集中度低也是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
意見指出,我國玻璃企業相當分散,浮法玻璃企業就有52家,平均規模只有683萬重量箱。而國外前四位的大型玻璃跨國公司就集中了世界41%的平板玻璃和超過50%的深加工玻璃產量。《意見》表示,“十一五”玻璃工業結構調整目標明確為平板玻璃總產能控制在5.5億重量箱,前10位玻璃企業集中度提高到70%(單個企業規模達3000萬重量箱/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