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原油價格(NYMEX)已跌破55美元/桶,盧布離史上46美元/桶的暴跌最低價僅一步之遙。同時俄羅斯盧布對美元的進中幣值,在不到一年時間里下跌了一半,源合僅本周一,盧布就跌了15%!暴跌周二(12月16日),進中俄羅斯央行將利率一下子從10.5%上調至駭人聽聞的源合17%。如此高的盧布利率勢必對實體經濟造成嚴重打擊。俄羅斯正處于一場金融動蕩之中。暴跌
在油價暴跌的進中預期推動下,面對不斷貶值的源合盧布、不斷上升的盧布通貨膨脹以及越來越虛弱的經濟增長,俄羅斯央行幾乎無能為力:在穩(wěn)定盧布幣值方面,暴跌俄羅斯央行實際可用來操作的進中外匯儲備可能不到2000億美元。但俄羅斯卻負有約為1300億美元的外債,同時資金還在往外流。
俄羅斯經濟正陷入“滯脹”之中。根據世界銀行的預計,2015年,只有在國際原油價格均價保持在85美元/桶以上時,俄羅斯經濟才不會出現收縮,而現在國際原油價格還處于探底的進程中。
加上俄羅斯正面臨著美國和歐盟的金融制裁,俄羅斯企業(yè)喪失了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再融資的可能性。這些因素加在一起,極有可能引發(fā)一場債務危機。以俄羅斯最大的石油企業(yè)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為例,這家公司正面臨巨額虧損,以美元計算,該公司市值已縮水三分之一以上,同時欠有600億美元的貸款。
一個金融不穩(wěn)定、經濟虛弱的俄羅斯,將對中國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實際上,中俄貿易額在中國總的進出口貿易額中所占比例極低,只有2.2%,總體上看,俄羅斯與中國之間的投融資關系并不緊密,盧布貶值不會對中國總體出口造成影響。考慮到中國是一個石油凈進口國(每年近3億噸),油價的下跌(按每桶下跌30美元計算),反而能給中國經濟帶來約600億美元的紅利。
近年來,中俄之間的能源合作確實推進得很快,俄羅斯經濟告急或進一步推進這種合作趨勢。實際上,中俄之間這一輪能源合作的突破口正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導致石油價格暴跌。
2009年初,國際油價低迷,中俄簽訂了2011年至2030年每年供應1500萬噸石油的協(xié)議(價格浮動),同時,中國給俄方提供了共計250億美元的貸款。2013年6月,中俄又簽署了增供協(xié)議,中俄原油管道(東線)逐步增加到3000萬噸/年,增供合同25年,可延長5年;中哈原油管道(西線)從2014年開始每年增供700萬噸,合同5年,可延長5年。同時,中國國家開發(fā)銀行給俄羅斯石油公司提供20億美元貸款。
按照以上協(xié)議,俄羅斯未來每年供應中國的石油將逐步達到3700萬噸,占中方進口的12%左右。今年(2014年)中俄還簽訂了為期30年、每年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進口合同,價值高達4000億美元。
中俄能源合作的主要契合點在于,俄羅斯需要增加能源出口市場的多元化以實現分散風險的目的,而中國也需要通過分散能源進口國以保證能源供應安全,同時通過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分散一部分外匯儲備。
盡管如此,考慮俄羅斯習慣于榨干每一滴石油可能獲得的利潤,因此如果沒有危機推動,中俄能源合作并不容易。只有在俄羅斯面對危機時,它才會稍稍讓利,中俄能源也就會順利一些。
此時,一個急需外部資金的俄羅斯,或許能讓點利給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