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白糖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甲醇國際大宗商品供應鏈不斷受到擾動,產業也間接影響到了國內大宗商品行業。分論白糖、壇月甲醇產業當前及今后的日下形勢怎樣,企業如何應對市場的午舉不確定性,更好地實現穩健經營?9月8日下午舉行的白糖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白糖分論壇、甲醇分論壇,甲醇將一一為您揭曉答案。產業
記者從論壇組委會獲悉,分論在白糖論壇和甲醇論壇上,壇月來自實體產業領域嘉賓和行業代表,日下將圍繞“期貨衍生品助力食糖、午舉甲醇產業發展”這一主題,白糖就國內外白糖市場形勢、全球甲醇行業現狀、衍生品助力白糖甲醇產業發展、期貨及期權工具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甲醇燃料發展前景及對市場的影響等議題展開廣泛交流。
近年來,國內食糖市場面臨著新的挑戰,國產糖自給能力下滑,國際糖價高企,面對國際糖價的輸入壓力和市場波動,有效運用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功能對沖價格波動風險成為國內制糖企業、相關貿易企業的必修課。
白糖產業人士對今年的論壇高度關注,廣西泛糖科技高級業務經理劉芷妍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廣西泛糖科技每年都會積極參與國際期貨論壇,希望能通過論壇了解宏觀經濟的發展趨勢和白糖行業的最新動態,學習其他產業先進的風險管理經驗,同時也希望能向業界展示白糖交易泛糖專區的新功能與建設成效,推動白糖期現貿易發展,助力白糖現代流通體系轉型升級。
近兩年甲醇市場受原料端影響,煤制甲醇成本大幅提升。新能(天津)能源有限公司期現業務主管王笑天告訴記者,我國甲醇產能大部分是煤制工藝,而這兩年煤制甲醇企業開工率一直不穩定。部分企業去年10月進入檢修后,檢修期長達半年以上。在行業低迷的背景下,甲醇企業可以借助期貨市場來保護未來的產量,渡過難關。
王笑天表示,他對今年的論壇有三點期待:一是希望通過溝通交流,學習沿海地區和國際成熟企業的套保經驗,舉一反三,優化和改善企業自身的套保結構;二是希望通過論壇結識更多朋友通過長約等形式介入內地的甲醇現貨貿易,互相學習對方的先進經驗;三是希望借助自身甲醇“產業基地”的優勢,構建一個內地企業之間的期現貨溝通協作機制,互利共贏。
在劉芷妍看來,今年的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議題設置全面,主論壇和分論壇涵蓋宏觀經濟形勢、大類資產配置、大宗商品投資機遇與策略、白糖和甲醇基本面情況、衍生品運用及風險管理策略等。“希望參會學習之余,能通過論壇搭建的平臺,與‘糖界’的新老朋友進行更深層次的面對面交流,達成更多的合作。”
“今年的產業分論壇設置很好,議題與當前市場熱點問題息息相關。”有產業人士表示,“希望與會的各位專家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示,讓我們學習到新的知識,取長補短,完善自身。”
溫馨提示: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