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探索墻體材料革新的試論市場動力、機制和發展路徑對于推動墻材革新事業快速健康發展,墻體對于加快城鎮化、材料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革新對于一體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著重要的力機路徑現實意義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墻材革新的制和動力
自1988年11月國家“三部一局”聯合成立墻體材料革新與建筑節能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以來,迄今為止已有23年。發展20多年來,研究尤其是試論市場“十一五”以來,在國家發展改變委、墻體國土資源部、材料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革新農業部等國家有關部委的力機路徑正確領導下,墻材革新與建筑節能事業風生水起、制和有聲有色、發展成效顯著。新型墻材的占有比例從1988年的不到5%提高到2010年的56%,土地資源特別是耕地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新建建筑執行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率達高標準。
能取得這樣好的成績,其內在動力有以下幾點。
(一)墻材革新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
首先,有利于保護耕地和土地資源,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不動搖。與傳統的實心黏土磚相比,新型墻材不以消耗大量的資源能源,如土地、煤炭等為代價,因此,禁止使用實心黏土磚,用新型墻材替代實心黏土磚是保護耕地,保護自然環境的治本之策。其次,有利于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據統計,每生產1億塊標準磚的新型墻材可節約土地165畝,每使用1平方米的新型墻材可減少CO2排放量0.8噸。再次,有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每生產1億塊標準磚可利用固體廢棄物9萬噸,發展新型墻材,大量消化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灰渣等,既可減排利廢,凈化環境,又能綜合利用,不會產生二次污染,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形成發展與環境資源的和諧與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墻材革新是城鎮化、工業化、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進程的明顯加快,精力、物質、自然文明的穩步推進,房地產成了舉國上下共同關注的產業。一方面,土地財政收入連年飚升,房地產價格居高不下,2002年全國土地財政收入約為2400億元,2003年漲到5400億元,漲幅高達125%,到2009年為16000億元,2010年升至27000億元。去年我國人均GDP是4000美元。2009年美國房地產協會統計數據顯示,美國中等房屋平均價格是177900美元,按美國每套住房180~200平方米計算,每平方米約為5700元金額。由此可見,我國目前房地產市場的泡沫是多么嚴重。是泡沫早晚就會破,美國房地產2008年的潰市和1997年亞洲資金危機中香港房地產近50%的暴跌都值得我們反思。房屋建筑所用材料的70%是墻材。新型墻材由于性價比高,可以使房屋的綜合造價降低10%~20%。另一方面,城鎮化呼喚新型墻材。2010年我國城市化率為47.5%,“十一五”期間比“十五”期間提高了4個百分點,“十二五”確定的城市化率目標是51.5%,將提高4個百分點。我國是個擁有13.71億人口的大國,這意味著每年約有1300多萬人從農村進入城市。按規劃,北京的人口規模到2020年是1800萬,但2009年就已達到1972萬,加上流動人口1000萬,高達3000萬。上海常住人口2300多萬,每年增加300多萬,還有流動人口至少1000萬。這些重要的超大都市,環境壓力巨大。北京每年產生的生活垃圾為672萬噸,日均1.84萬噸,但北京的日處理能力只有1.27萬噸,大批量的垃圾要送到郊區去填埋。按照目前的填埋速度,5年內,北京大部分填埋場將被填滿;到2020年,北京至少還需要3200畝的垃圾填埋場。并且,北京每年還產生1000多萬噸的建筑廢棄物,處理它須占用更多土地。如何科學有效處理堆積如山的建筑廢棄物和生活垃圾,是城鎮化進程面臨的一個巨大難題。毫無疑問,變廢為寶,利用建筑廢棄物和生活垃圾生產新型墻材是一個現實可行的選擇。
(三)新型墻材是改善居住環境,實現住房現代化的客觀需要
“十一五”期間,我國房屋建筑量每年為16億~20億平方米,這為新型墻材的發展帶來良好的機遇和廣闊的市場。與黏土磚相比,新型墻材的優良性能表現為質輕、熱導率較小、保溫隔熱性能好,可以減少墻體的厚度及建筑物的自身重量,縮小建筑物的基礎尺寸,節省材料,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而且,新型墻材有利于構件的預制化、部品化和標準化,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此外,由于整個建筑物的自重下降,整體性加強,其抗震能力得到提高。通過應用新型墻材,推廣建筑節能實用技術,建設功能多樣的綠色建筑、智能建筑,進一步推動住房現代化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