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年度能源2023年度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創新獎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中國召開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史玉波出席會議并講話。研究源創中國能源研究會單位會員代表、新獎新聞媒體記者,發布以及研究會各分支機構代表、年度能源秘書處全體工作人員參加了新聞發布會。中國召開會議由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孫正運主持。研究源創
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創新獎設立于2017年,新獎新聞并于2018年被國家獎勵辦列入《社會科技獎勵目錄》,發布獎勵編號0285。年度能源該獎項每年評選一次,中國召開下設學術創新獎、研究源創管理創新獎、新獎新聞技術創新獎和優秀青年能源科技工作者獎四項子獎。發布學術、管理、技術創新獎設置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三個等級,授獎比例根據當年申報數量和質量確定,一般控制在申報數量的30%~40%左右;優秀青年能源科技工作者獎不設置等級,授獎數量每年不超過60名。
幾年來,能源創新獎評選活動得到了廣大能源企業、能源科技工作者的積極參與,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能源科技工作者的創新積極性,在引領能源領域創新方向,促進能源領域科學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學術研究,推廣能源領域創新成果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2023年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創新獎評選工作將圍繞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等高質量發展要求,繼續深入推進能源革命,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史玉波希望各有關單位和廣大媒體積極宣傳和推介能源創新獎活動;提出今年的能源創新獎評選活動重點圍繞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全力提升能源生產供應保障能力,著力調整優化能源結構,著力加快科技創新能力,著力深化重點領域改革,著力加強能源監管,著力加強能源國際合作開展。注重原創性、創新性、注重實效,以科技創新助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要求各申報單位、個人以及各推薦單位,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履行對申報內容的學術責任和法律責任,確保研究成果真實可信,切實做到恪守學術道德、堅守學術誠信。史玉波理事長希望通過各方共同努力,把先進的創新技術和優秀項目遴選出來,奉獻給能源行業和改革創新的新時代。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秘書長王凡發布了2023年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創新獎評選工作方案,就獎項設置、獎項申報、獎項評審和授獎等方面作了詳細說明。
學術、管理、技術創新獎實行自行申報和推薦申報兩種方式
自行申報的主要完成單位應為中國能源研究會單位會員。
國家級能源類學會、協會、研究會,省級能源學會、研究會具有推薦資格;具有能源類專業學科的知名大學和全國性的科研機構可以推薦;兩院院士署名可以推薦。
推薦單位和推薦人應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創新獎管理辦法的要求,對材料全部內容進行嚴格審查,對推薦內容的真實性負責,對科研范圍的符合性進行審查,并確保符合保密規定,對照授獎條件,在申報推薦書中寫明推薦理由和推薦獎勵等級。同一項目連續兩年參加評審未獲獎的,必須間隔一年才能進行申報。
優秀青年能源科技工作者候選人應為中國能源研究會個人會員。此項獎僅實行推薦制,不受理本人申請。推薦單位和個人的資格與推薦學術、管理、技術創新獎的資格一致。
學術、管理、技術創新獎申報的范圍
學術創新獎的申報范圍包括能源領域學科類及學科技基礎理論與應用理論創新、軟科學創新、科技信息創新、科研方法創新、計量方法創新等。
管理創新獎的申報范圍包括能源管理體系、體制機制創新;能效管理、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智能管理創新;能源供給與消費管理模式、商業模式創新;能源互聯網管理創新;其他涉及能源管理方面的創新。
技術創新獎的申報范圍包括電力、煤炭、石油、天然氣、核電、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在勘探、開采、生產、運輸、清潔高效利用等全生命周期過程中的技術創新;重大裝備研發、制造與推廣應用等方面的創新;新材料在研發、生產與推廣應用等方面的創新;新材料以及低碳高效、節能環保等方面的技術創新。
本次發布會上還就2023年度能源創新獎申報評選工作進行了答疑。發布會后,中國能源研究會將正式啟動2023年度能源創新獎的申報工作,申報截止日期為2023年8月31日。評獎通知和申報指南等有關文件,將在中國能源研究會官方網站“能源創新獎”欄目發布。今年,研究會將繼續啟用網絡申報系統,歡迎更多的能源科技與管理工作者參與到“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創新獎”評選活動中來,共同為推動能源科技創新,促進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