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電視一直都是難題內容技術主導型的行業,種種花樣層出不窮。技及筆者曾提過,術普從CES、難題內容三星FORUM論壇以及AWE來看,技及2016年的術普智能電視行業,正在朝著屏幕技術、難題內容產品形態、軟件生態等各個層面深入進步。
而在屏幕技術這個層面上,HDR、量子點、OLED、8K等技術是當今最熱門的一些突破口。從2016年年初這幾個月的市場現狀來看,HDR在這幾項技術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最先被市場推廣和接受的一項“黑科技”。
有報告指出,2016年HDR電視市場銷量將達到150萬臺。150萬臺的銷量看起來雖然不是很多,但卻說明了一個問題——這一項技術正在趨于成熟,被市場中的參與者廣泛使用。2016年之后,HDR技術可能要成為高端電視的標配。
HDR技術能為液晶電視錦上添花嗎?

提到HDR技術,很多人會想起自己手機相機里的HDR按鍵。每當夜間或暗光的時候,HDR總會自動打開,成片時間也會有所拉長。
其實所謂的HDR,是英文High-DynamicRange的縮寫,意思是“高動態范圍”,是電腦圖形學中的渲染方法之一。HDR會讓立體場景更加逼真,大幅增加三維虛擬的真實感,是拍照的一種模式。
對于不少手機用戶而言,HDR其實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東西,拉長成片時間,很多時候反而會讓人不悅,不過對于液晶電視用戶而言,事情可能就不是這樣的了。
電視上的HDR技術其原理和手機相機上的HDR技術基本類似,都是通過提升畫面明亮與黑暗區域的反差,實現更好的畫質表現。HDR電視能呈現比高端4K電視更多的顏色。HDR會使得畫面對比度非常好,也就是所謂的紅的更紅、綠的更綠、藍的更藍。
這種技術條件下的智能電視將會擁有更好的觀感、更出彩的色彩表現。這樣,人眼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感官刺激。
可以說,電視上的HDR技術雖然不是革命性的進步,但是屬于量變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對于廠商們而言,是考驗其是否愿意將成本投入其中,提升用戶體驗的試金石。
HDR電視的市場現狀如何?
2015年,三星、索尼、LG、飛利浦、松下等一系列上游廠商乃至國內小米、樂視這樣的互聯網廠商都在推出或是準備推出HDR電視。HDR這一技術標準逐漸趨于成熟,市場正在迎來全面競爭。
在AWE2016上,小米電視負責人王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曾表示今年彩電業主要熱點是HDR,小米電視今年可能在HDR方面下一些工夫。而在一周之前,樂視便聯合TCL推出HDR曲面4K電視。
小米、樂視這樣的互聯網廠商在跟進某一項電視技術時,很容易說明兩個問題——第一是這一項技術已經趨于成熟和穩定,可以大規模商用;第二是,這一項技術即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各家比拼的重點,即將成為市場的主戰場。
不僅如此,據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發布的《HDR電視市場發展報告》顯示:目前,包括三星、長虹、TCL、海信、創維等超過8個品牌、34個系列、50余款HDR電視產品在售。
為了規范市場,中國電子商會聯合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還發布《HDR顯示技術認證規范》,并為首批通過認證的產品頒發了“HDR認證標志”。在這種情況下,三星SUHD TV甚至直接祭出HDR 1000的行業最高水準觸及HDR亮度天花板,用all in的姿態參與進HDR市場的競爭。其7款支持HDR技術標準的電視均遠超行業標準。
其實如今市場范圍內,各家都已經意識到了,HDR技術會成為主流。HDR技術在與OLED技術的競爭中,從產業鏈的層面來看,目前占據了一定的優勢和上風。根據小米電視負責人王川在AWE 2016上的說法,OLED主要是由LG一家生產,而且產能非常小。目前,他們的產能只能夠滿足自己的品牌和國際品牌電視的需求……必須是能夠大量量產小米才會做OLED電視。
HDR的優勢在于,已經成為了主流電視廠商的共識。在這種市場大環境下,行業其實在逐漸規范。據市場調查研究企業IHS公司預測,未來HDR電視出貨量將大幅度增長,2016年預計為290萬臺,到2019年預計將達到3260萬臺。HDR標準的電視,將會在未來幾年時間內實現爆發式的增長。
內容端會成為HDR最大的難題?
雖然一系列的市場風聲都表明,HDR技術即將引爆電視行業,但是仍然有業內分析人士擔憂,HDR電視會和4K一樣因資源匱乏成為雞肋。
對于HDR技術而言,這一技術不是一個孤立的顯示器件,而是貫穿了行上下游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對于這個一攬子解決方案而言,真正落地在電視上看到HDR級別的畫面,需要上游內容制造廠商投入資源制作符合HDR標準的視頻,也需要硬件層面上,在片源的傳輸、解碼上擁有無損的顯示效果。
現在硬件廠商都在推行HDR技術,真正最核心的問題還是落腳在內容這個層面上。
好消息是,目前HDR技術不僅僅在終端已有沉淀,在內容端也已經有了長足的進展。根據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HDR技術已經形成了拍攝、制作、顯示一條龍的完整產業鏈。
據了解,美國Netflix以及華納兄弟等好萊塢等內容制作公司都已承諾其內容將支持HDR畫面。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獎的《機械姬》,是用HDR效果的4K、8K攝像機拍攝的。
而在國內,今年的北京衛視春節聯歡晚會的現場錄制也采用了HDR技術。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羋月傳》、《太子妃升職記》等也是采用支持HDR專業攝像機拍攝的。
在這種內容制造的環境下,4K HDR,已經不僅僅是停留在紙面上的事物,而是已經呼之欲出的主流技術。
雖然,內容對于HDR技術而言,是需要重點突破的難關。但是就目前內容制造這一環節的節奏來看,內容可能不會成為卡住HDR技術的瓶頸。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三星、長虹、TCL、海信、創維、小米、樂視等一系列電視廠商都在主推或是跟進HDR技術,硬件層面的主動也將倒逼內容層面上加速推動HDR的普及。
怎樣才能玩出花樣?
在如此多的廠商跟進這一技術時,怎樣才能玩出花樣,這成為了這個同質化市場中最大的疑問。
想要玩轉HDR技術,其實真正需要掌握的,是全產業鏈的整合能力。正如前文中所說的,HDR技術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圖像顯示技術,而是貫穿了行上下游的“一攬子”解決方案,HDR的背后,考驗著廠商對于全產業鏈,甚至包括是內容制造端的整合能力。
目前來看,縱觀整個市場,只有日韓系廠商在產業鏈整合上有所突破。三星為代表的韓系廠商,擁有強大的硬件制造水準,在處理流媒體時,具有較強的解碼能力,面對HDR,能夠游刃有余。在內容層面上,也正在通過與合作伙伴加強聯系的方式推動內容的鋪量產生;而以索尼為代表的日系廠商則是更傾向于通過提升畫面內容的方式,創造了SDR提升技術,將普通的SDR內容提升接近HDR的效果,彌補目前片源相對較少的問題。
不管怎樣說,目前在HDR技術的比拼之中,只有那些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才能夠真正玩出花樣。HDR技術其實看似只是一個單一的電視畫質技術,但在現在的市場競爭中,凸顯了國際大廠的優勢。國際大廠們利用手中的技術大棒,正在影響國內電視廠商的產品迭代的節奏。
對于國產電視廠商而言,跟隨國際廠商的節奏固然重要,何時能夠建立自己的話語權,其實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