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復旦首批上海強基計劃通知書
陸續送達21位同學手中
他們為何報強基?
有哪些學習好經驗?
4位復旦強基計劃新生
分享了他們的復旦分享心得
林子允
錄取至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畢業于復旦大學附屬中學
今天早上,我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強基復旦大學錄取通知書。雖然已經知道錄取結果,計劃經驗但當我接過紅色大信封的上海書送那一刻,仍然抑制不住內心的考生考生激動。錄取通知書是通知對我十二年學習的肯定,而“博學而篤志,達位切問而近思”這熟悉的優秀校訓,將指引我走向新的學習階段、新的復旦分享生活。
從小,強基我對數學就比較好奇,計劃經驗愛在數學這個學科上鉆研。上海書送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就讀時,考生考生數學老師會給我們拓展很多數學知識,通知學得越多越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我開始無比熱愛數學。數學,一方面是嚴謹的,一步步的推導嚴絲合縫;另一方面又是充滿想象力的,猜想的提出、天才般的證明,都是人類靈感的結晶。
復旦大學強基計劃集合了優質的教學資源,有小班化、導師制等教學安排,讓我非常心動和向往。相信在強基計劃培養體系下,我能接觸到更多的前沿知識,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獲得更多、更好的探索學習的機會,領略數學的美。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教會我規劃學習時間的能力,我將帶著這個良好習慣,在大學里繼續享受探索數學的樂趣。
分享|學習方法:
首先,在繁忙的學習中不要忽視同學之間的交流。集體的智慧往往能產生一個人想不到的新見解、好方法。同時,交流想法和見解也是理清自己思緒的過程,是一種非常高效的學習方式。
每一門學科都有基礎知識點,要先構建、理清基礎知識網絡,并在不斷做題的過程中補充知識網絡,完善知識網絡體系。知識網絡的構建可以在大腦中架構,比如說語文、英語這些專業,也可以通過做筆記的方式來強化記憶。
此外,還要靈活、合理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保持平和的學習心態,跟隨自己的學習節奏,不被外界干擾影響。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充足的睡眠。
李好恩
錄取至哲學專業
畢業于上海市七寶中學
我和哲學結緣、和復旦結緣,始于三年前。我曾連續三年來到復旦參加哲學課堂,在課堂中我不僅能感受到哲學在反思與批判中深入事物根基處的精神強力,更是切身領會到哲學作為一種生存方式給人帶來的超越性、本真性的倫理姿態和社會關懷。
走近哲學、感悟哲學的魅力后,我選擇將哲學作為自己的大學專業。復旦強基計劃的哲學專業具備連貫和深入的教學模式,譬如全面導師制、小班化教學、本碩博銜接培養等,我相信在復旦,我能在哲學領域上獲得更好的研究平臺、思考空間和國際視野。
學習之余,我時常會沉下心來閱讀哲學書籍,從多本哲學史、現代哲學的導論,到哲學家們的原著原典,再到相關領域的專題論文。同時,我關注了哲學類微信公眾號,閱讀其中的優質文章。此外,我還常常聆聽哲學相關的一些線上專題講座,感受哲學學術研討氛圍。我樂于在哲學的世界里游歷。
如愿進入復旦,我希望自己能不斷提升哲學素養、鍛煉學術研究能力,在日后成為一名哲學領域的學術研究人員。
分享|學習方法:
首先,高效學習的同時保持充足的睡眠,既要排除外界干擾,又要拒絕無謂的熬夜。其次要善于總結和反思,及時搞懂知識的原理,這比題目本身更為重要。
曹立行
錄取至歷史學專業
畢業于上海市金山中學
童年時通過兒童讀物接觸到歷史,少年時通過紀錄片、書籍等進一步了解歷史,漸漸地我對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未來,我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我時常這樣問自己。我想自己不能僅停留在歷史愛好者這一水平,而是要學好、學透歷史,爭取成為一名歷史研究者。
在閱讀歷史書籍時,我通常都是邊閱讀邊思考,嘗試建構出各事件之間的關聯性。歷史教會了我許多,它不僅讓我形成了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也培養了我的家國情懷。
報考強基計劃之前,我了解到強基計劃的目的是選拔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學生,加強基礎學科的建設。復旦大學對強基計劃十分重視,通過單獨編班、導師制等措施對學生進行培養。一番研究后,我認為強基計劃的培養模式非常適合像我這樣希望從事基礎學科研究工作的人,因此我毫不猶豫地報名了復旦大學的強基計劃。
“歷史”帶我走進復旦。進入大學后,我將繼續進取,認真學習歷史知識,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歷史研究者。
分享|學習方法:
每門學科的學習有許多共同點。課前認真預習有助于我們提前把握重難點,課中關注不起眼的細節、做到不遺漏知識點,課后認真完成習題、及時答疑、查漏補缺,是學好每門學科的必要方法。每天堅持不懈地做好這些,我們學起來就能更加得心應手。
牟旸
錄取至物理學專業
畢業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學
作為物理競賽生,參加復旦大學強基計劃是我的不二選擇。一是復旦大學強基計劃班的培養模式、教育資源、學習氛圍與環境對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二是作為有物理競賽基礎但文科能力比較欠缺的我,強基計劃無疑是一個揚長避短的好選擇,給了我一次沖刺復旦的機會。
選擇物理專業,不僅僅是因為物理是我的學習強項,更重要的是我對物理純粹的熱愛。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我感到由衷的快樂。這種快樂不僅源自于我答對題目后的成就感,也源自于我在學習、掌握物理模型之后的一種充實感,這些使我在學習中不知疲倦。
進入大學后,我將持續努力,不斷汲取物理知識。未來我希望將我掌握的物理知識與國家需要相結合,在物理領域做出研究成果,為國家基礎學科貢獻青年力量。
分享|學習方法:
我的學習原則是上課認真聽,下課認真做。
認真聽的基本標準是課上跟上老師的教學思路,能聽懂、理解老師講的知識點是什么、怎么用,進而在自己腦中構建起完整的知識框架。如果課上沒理解的話,要一直追問,直至了解透徹。而檢驗是否掌握的方法就是試著去講給同學聽,同學們若是聽明白了,那說明自己就真的弄懂了。
認真做的標準則是爭取成為“出題人”。在能做對題目的情況下,我還會去考慮這個題目涵蓋了哪些知識點,這幾個知識點有沒有聯系等等,進而去了解出題人的思路——為什么這道題會這樣出。也正是如此,我能比較快速看出這類題目的“坑”在哪,應該用什么方法解答。
什么是“強基計劃”?
“強基計劃”也稱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于2020年在部分高校開始實施,主要選拔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復旦大學“強基計劃”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選拔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培養成為為國擔當,能承擔科技創新、科教興國重任的掌握未來的復旦人。
復旦大學“強基計劃”招生包含漢語言(古文字學方向)、歷史學、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基礎醫學8個專業。8個專業所在一級學科獲評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A類。
制圖:牛睿孜實習編輯:項天鴿責任編輯:李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