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國之秋遭退晶澳太陽能有限公司(NASDAQ:JASO,光伏告行以下簡稱晶澳太陽能)發布公告,業處業資公司于10月11日收到納斯達克通知,多事由于公司股份公司憑證收盤價已連續30個交易日格低于1美元,晶澳不再滿足納斯達克上市交易Rule5450(a)(1)規定。中國之秋遭退如公司股市情況無法在2013年4月9日前連續十個交易日收盤價高于每股1美元,光伏告行公司將面臨退市。業處業資
此前大全新能源(NYSE:DQ)和尚德電力(NYSE:STP)因相同原因都已先后收到紐交所的多事退市警告。
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相關人士王世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晶澳由于目前國內光伏市場正處于博弈階段,中國之秋遭退對后市判斷較難是光伏告行這些公司股市情況屢屢走弱的主要原因。
投入資金需等較好時機
王世江表示,業處業資他接觸到的多事一些有意進入光伏領域的國企普遍認為,由于包括晶澳太陽能、晶澳尚德電力在內的中國光伏企業產品同質化程度較高,且業務也多屬于組件制造。在行業整合在所難免的情況下,對于哪些企業能真實在行業寒冬中生存下來還很難判斷,由于投入資金的不確定性,尚需等待一個更好的進入時機。而這種觀點很大程度上也能代表大多數投入資金者的想法。
雖然近來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繼出臺,但在美股市場上的光伏行業中概股卻未有明顯起色。截止10月16日,大全新能源報收0.84美元,近兩個月來未曾觸及1美元生死線;晶澳太陽能自9月5日以來較高報價僅為0.91美元,16日收盤價僅為0.79美元;尚德電力已連續七個交易日收陰,16日收報0.77美元,距9月7日創下的0.71美元的歷史較低價已不遠;江西賽維(NYSE:LDK)也已于上周五跌破1美元,加入“仙股”行列。
王世江認為,雖然此前已有國開行要點扶持“六大六小”光伏企業及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等措施出臺,但由于這些措施還沒有落到實處,對公司股市情況無法產生實質性影響。他預計,后續類似政策繼續出臺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從目前行業的情況看,必須有一部分企業倒下,“國內光伏市場對目前產能的消納50%已是較限”,“至少有一半產能將會被淘汰掉。”
可尋求國內上市
對于這些受到退市警告的企業,時間是他們非常大的敵人。如果無法在限定時間內將公司股市情況恢復到1美元以上水平,退市將難以避免。對此,王世江認為,退市對于這些企業來說并非“滅頂之災”。
由于美國市場相對公開,對于上市公司的評估更加嚴苛。王世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事實上自去年以來就有不少企業在考慮是否應該退出美股市場,尋求在A股上市。他舉了海潤光伏(600401.SH)的例子,“其實本來海潤光伏也是打算到美國上市的,后來較終還是決定在國內上市”,“從目前看來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因為如果當初是選擇在美國上市的話會被低估的更加厲害”。
但他同時指出,如果企業希望通過退出美股轉戰A股,必須要考慮到短期內的資金問題。鑒于目前A股市場待上市企業較多,一旦從美股退市,必然要經歷一個“排隊”的階段,“遠水救不了近火”,如何熬過這個階段是這些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除非能明確獲得的來自于國有資本或投行的注資”,王世江強調,但市場信心依然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行業在整合過程當中,投入資金者正處于觀望狀態,如何通過有效的措施獲得市場對行業的信任,這不僅僅是相關部門的問題,也是每一家不想被淘汰的企業所要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