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區子芳路693—697號,湖濱有一家素食館——吉善福善齋素食館。街道不過,免費這家素食館和其他素食館不同,素食它是湖濱全免費的。日前,街道記者慕名來到這家素食館采訪。免費
正是素食午餐時間,記者來到二樓看到,湖濱就餐的街道人們正在這里排隊取餐,素食館的免費創辦人蔡法惠女士正忙著把一碗碗香氣撲鼻的熱湯,端到客人們的素食面前。“大家吃多少就打多少,湖濱不要打多了吃不完浪費,街道我們要真正做到光盤行動。免費”工作人員拿著話筒提醒大家。
蔡法惠女士一邊忙一邊和記者聊起她開這家素食館的初衷。“一年多前,我看到不少人生活比較艱苦,特別是那些環衛工,一年到頭起早貪黑,風里來雨里去,經常忙得連口熱飯都吃不上,我就萌生了開一家免費素食館的想法,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提供一些生活上的便利。”蔡女士的想法得到家人的支持,于是她利用自家的二樓,開了這家素食館,面向全社會開放。
“每天用餐人數都在三百人以上,每天的花費在2000元左右。”蔡女士說,一年多來,她就花費了70多萬元。蔡女士也聽到一些風言風語,說她這是在作秀。蔡女士每次都抿嘴一笑,她說:“我做慈善是發自內心的,看到社會上有那么多人需要幫助,我就想著為他們做點什么。所以我從不在意那些負面的評價,只要自己心安就好。”
65歲的廣西桂林人王云姣聽說記者來采訪,很樂意分享她的故事。王云姣在石獅一家物業公司做保潔10多年,8個月前,她意外被車撞傷,失去了工作,也沒有了收入。半個多月前,朋友帶她來蔡女士的素食館用餐,細心的蔡女士留意到肩膀受傷的王云姣,就和她拉起了家常。當她了解到王云姣已經8個多月沒上班沒收入后,就問她愿不愿意留在素食館上班。王云姣說,她受傷了沒辦法干重活,蔡女士承諾她不用干重活,只要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就可以了。于是,王云姣留了下來,負責打飯、洗菜等較輕松的工作。如今,王云姣在素食館干了半個多月了。
蔡女士的善舉感染了很多人。如今,固定在素食館做義工的就有20多人,流動性的義工更是達到100多人。大家在一起從買菜、擇菜、洗菜、切菜、炒菜、煮飯、燉湯,到給客人打飯端湯,再到飯后一起搞衛生、整理場地,有一種志同道合的感覺。
“我會堅持把素食館一直開下去,付出再大的成本我也愿意。一絲微光,希望能照亮一些人前行的路。”蔡女士表示。
(記者?張軍璞?通訊員?洪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