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下稱中采聯)今天(4月1日)公布,升緊縮政3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由2月的策效52.2%回升至53.4%。
這一官方數據結束了去年12月以來的果顯下降勢頭,但上升幅度明顯低于往年同期,升緊縮政且低于市場預期的策效54%-55%。
中采聯分析認為,果顯3月PMI具有一定的升緊縮政季節性特征。且與往年同期比較,策效回升幅度較為平緩,果顯顯示出當前中國經濟在向宏觀調控的升緊縮政預期方向發展。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也認為,策效今年前兩個月宏觀數據顯示當前經濟出現了一些初步放緩的果顯跡象,包括新開工項目投資和零售增速的升緊縮政下降。3月份PMI上升幅度小于往年,策效與這些跡象一致,果顯顯示政策緊縮效果已經體現在實體經濟上。
中采聯的數據顯示,從各分項指數來看,整體呈小幅回升趨勢。與2月相比,采購量指數、進口指數、購進價格指數回落,其中后兩個指數回落接近2個百分點;其余各指數有所上升,其中積壓訂單指數、產成品庫存指數上升幅度較大,超過4個百分點。
其中,3月新訂單指數為55.2%,比上月回升0.9個百分點;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2.5%,比上月回升1.6個百分點;生產指數為55.7%,比上月回升1.9個百分點。相對而言,進口指數有所下降,比上月下降1.9個百分點至52.0%。
中采聯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認為,上述數據與目前經濟增長逐步趨穩態勢一致。新出口訂單指數提高、購進價格指數降低,對企業經營具有積極意義,但還需繼續觀察。但1月-2月投資增長高位穩定,出口與消費增長均現回落,總需求增長水平降低。如果庫存在未來再出現調整,經濟增長仍有趨降的可能性。
彭文生認為,投資增速正在向著更可持續的方向轉變,1月-2月汽車和建材的消費增速下降也是政策主動調控的結果,整體經濟增速雖然可能將有所放緩,但是硬著陸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