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五項服務每逢周末就不能辦理業務了,昭通之門現在只要有需要,敞開周末和節假日也能預約辦理,群眾真方便!五項服務”“身體不方便,昭通之門跑一次社保局很費力,敞開現在打個電話,群眾工作人員就上門服務了,五項服務太暖心了!昭通之門”……
廣大群眾的敞開交口稱贊,是群眾昭通市人社系統扎實推進作風革命、效能革命,五項服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昭通之門提升人社服務質效的敞開真實寫照。
今年以來,昭通市人社系統將黨建工作與人社中心工作深度融合、齊抓共管,傾心打造聚焦中心準、作用發揮強的黨建服務品牌,全面開展“五項服務”活動,力求達到辦事時間無“斷檔”、辦理事項無“空擋”、提供服務無“阻擋”,真正為辦事企業和群眾敞開了“方便之門”。
開展“上門服務”,提高人社服務“溫度”
在扎西鎮大河村,務工返鄉人員陳女士高興地說:“太感謝你們了,黨的政策很好!我們住在農村,不是你們來宣傳,我年輕時候在廣東、浙江、江蘇打工繳的七、八年社保費就白繳了,我要盡快辦理參保轉移接續手續。”
據了解,和陳女士一樣,在外出打工期間繳納了社保費,沒有轉回來的情況還很多,嚴重影響了參保群眾的切身利益。針對類似情況,昭通市人社局高度重視,及時組織黨員干部開展情況調研,建立服務需求清單,組織開展“上門服務”活動。今年以來,共組織開展領取社保待遇資格確認、崗位推介、社會保險服務、勞動糾紛調解等“上門服務”活動達217場次,服務群眾4700余人次。
開展“延時服務”,增加人社服務“厚度”
2023年3月17日17:30分,走進昭通市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服務大廳,看到坐在大廳等待辦事的群眾還有20余人。
昭通市人社局工傷科工作人員介紹:“勞動能力鑒定工作通常一個月開展兩次,有時一次鑒定幾十人、有時上百人,通常情況到下午5點下班時都鑒定不完,有時會持續到下午7點以后才能結束。”
“我從永善來昭通申請勞動能力鑒定,一個來回要7個多小時,怕現場人多,鑒定不到我就下班了。到這里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不論今天來的有多少人,都要鑒定完畢后才會下班,絕不會讓大家白跑,這個服務太人性化了!”一名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的李先生表示。
據了解,今年以來,針對勞動能力鑒定、高校畢業生報道登記等服務群體比較集中的特殊的時段和到下班時間仍未完成業務辦理的企業和群眾,敞開“方便之門”,共組織開展集中“延時服務”158次,服務群眾3900余人次,真正做到了讓群眾和企業辦事不跑空。
開展“預約服務”,擴大人社服務“廣度”
2月26日,這天是周末,永善縣人社局駐浙江嘉興就業服務站接到一個電話:“你好,王姐,我是永善來浙江的務工人員肖某,我們一行5人到這里一個星期多了,生活費快用完了,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崗位,可以幫我們推薦幾個嗎。”接到電話后,她及時對接協調,多方收集崗位信息,當得知浙江衢州市有家企業有用工需求后,她立即帶領工作人員趕到企業實地考察,并將崗位信息及時發給肖某,成功讓肖某等5名務工人員實現就業。
周末預約服務
像這樣的場景,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今年以來,針對雙休日及國家法定節假日等非工作時間內急需辦理業務的群眾,昭通市制定了“預約服務”工作方案,通過調節工作人員、設立黨員志愿服務窗口等方式,讓廣大群眾在非工作日能辦事、辦成事。目前共開展“預約服務”活動135次,服務群眾3100余人次。
五一假期預約服務
開展“點對點服務”,加大人社服務“力度”
“太感謝了,昭通市人社局這次到我們公司開展政策解讀,幫了我公司的大忙了,幫我們解除了許多顧慮。”昭通浩鑫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
勞動監察點對點服務照片
據了解,昭通市人社局堅持以“企業有需求、人社有回應”為目標,針對浩鑫公司這種有需求的企業,制定了黨員領導干部“點對點”掛鉤聯系服務機制,推動服務前置,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大大降低了勞動關系案件發生率,切實維護了廣大企業和職工的合法權益。今年以來,共組織黨員干部職工到企業開展“點對點”服務活動127場次,服務企業22400余人次。
開展“定制化服務”,提升人社服務“精度”
“能不能幫我們企業招點人?”“你們企業招人有什么條件?待遇如何?我們安排工作人員和你對接,經過審查,我們將在局長帶崗直播中,推薦你的企業。”作為昭通市人社系統“定制化服務”的一個縮影,“局長直播帶崗”已經在昭通市勞動者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力。
今年以來,圍繞創業孵化平臺建設、勞務品牌打造、高校畢業生就業、勞動維權、社會保險服務等人社工作重點,把黨支部建在窗口服務一線、轉移就業一線,制定定制化服務方案,建立黨員服務先鋒隊,引領全市人社系統黨員干部到基層一線服務群眾、服務企業,共組織開展“定制化”服務活動95場次,服務群眾20300余人次。
昭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李盛義表示,人社部門作為黨的政治機關、民生部門、服務窗口,優質的服務是職責所在、群眾所盼。下一步,昭通市人社系統將始終堅持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常態化開展好“五項服務”活動,全面提升服務水平,真正為廣大群眾解決好揪心事、煩心事、操心事。
來源:昭通市人社局 陳榜 唐邦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