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院管理者,才現不但要對醫院的代醫業務發展爛熟于心,更要關注患者的院管就醫體驗,我們的最高焦點在哪里,能量就流向哪里,境界成果就會在那里!才現
傳統醫院與患者之間的代醫關系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從病人“求醫”到醫院“求患”,醫院不僅要實現傳統意義上的院管診斷治療質量高,還得實現醫療工作效率高、最高醫療費用合理、境界醫療服務令人滿意等等。才現總之,代醫醫院的院管發展正在從規模擴張型向質量內涵型轉換,而質量內涵的最高核心就是提升患者就醫體驗和滿意度。提高醫院質量內涵要從 “產品、境界服務、體驗和知識”這四個價值方面著手。它們構成醫院價值的不同層面,卻又不分彼此,緊密相接。
面對當下的醫療行業環境,想辦法把這四方面的價值有機的結合和發揮,才有機會提高醫院的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1、清晰醫院戰略、定位產品
醫院的價值方面,最重要的一個是產品。而醫院的產品就是學科、病種和各種診療服務項目。
做醫院,你要能說清楚你的重點學科、學科重點是什么。毫不夸張的說醫院的戰略就是產品的戰略,而最好的產品定位就是“非對稱競爭,單病種突破。”
定位清晰了,才可能聚焦能量,匹配資源,打造品牌。在北京甚至在全國,當人們說到積水潭醫院的時候想到的是骨科,說到同仁醫院的時候想到的是眼科,說到阜外醫院的時候想到的是心血管,我們能馬上說出這些醫院的產品。當我們說到一家醫院,就能說出這家醫院的一兩個重點科室,如果說不出來,那說明這個醫院定位是不成功。
2、服務創造附加價值
光有產品是不夠的,醫院提供給患者的產品必須有附加價值。
什么是附加值?醫院要求員工對患者要做的,都做到了,這叫100分。但100分不夠,因為100分沒體現出你的價值。如果可以主動思考,在要求的基礎自動自發再加20分,那這20分是產品的附加價值。
但是!大部分醫院的員工都只能拿出60分。這是管理者的責任,就要做到以身作則,才能使眾人行。在一個醫院里面,如果每個人都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這個醫院就有發展前景。要是每個人遇事都覺得是別人的責任,那這家醫院就沒救了。
服務是什么?不用什么高大上的理論、定義。很簡單,就是患者來醫院就診還要排隊,你總得要招呼一下。人家來你醫院看病還得排隊,你不得招呼一下嘛?用良知和愛心去溫暖每一個患者和他的家人,才是服務的本質。
3、要創造好的就醫體驗,讓患者樂于談論
社會發展到今天,患者就醫的需求不再僅僅是要治好病,還希望獲得優質的服務,增強對健康獲得感、幸福感。
患者體驗到的服務分為三個階段:就診前、就診中和就診后。
在就診前,患者是有所期待的。一定是他帶著某個期望值,他才會選擇某家醫院,選擇某個科室或者大夫。
那么就診中要有什么?要有驚喜,這個驚喜就是超越了就診前的期待,驚喜創造了患者良好的就醫體驗。
患者就診后呢?我們要讓患者感覺這段就醫體驗值得回憶,讓他們樂于和家人朋友分享。當患者樂于談論你的科室、你的大夫、你的服務,就等于是在替你傳播。
這里想舉一個在很多醫院都少關注的太平間的案例。
沒有人會否認,進太平間是人生最慘痛的一種經歷。當你的親人終無可挽回,所有的醫生都撤了,工人進手術室或者病房來,把逝去的親人推到太平間。那個地方特別陰冷,還滴著水,當逝去的親人被推進這個太平間的一個箱子里。這種經歷多么悲慘,會是什么體驗?
但有這個一個案例,就是日本千葉縣的龜田醫院,它把太平間設在了醫院頂層。醫院給這個頂層設計了一個挑高的玻璃海景大廳,把它變成了離天堂最近的太平間。通過這種景觀設計,醫院就可以告訴親屬,你的親人是上天堂了,這里是天堂的門房。
這就是體驗,需要你有一顆心。只有當你有了這顆心,你才會想到去做這些事情,并把這些事情做好。
因此,管理者在經營醫院的時候,要去找所有你能跟患者接觸的點。去看看在這個點上面,我們有沒有機會創造一個又一個好的體驗。
4、醫院要成為人群的首席知識官
醫院經營的是什么?我認為所有醫院經營的都是醫療知識。
醫院為患者或潛在患者傳播某一領域的新知識,同時也能體現醫院的社會責任。當你成為人群的首席知識官,實際上也就成為了這個醫療細分領域權威發言人。所以,醫院要創造知識,并且會傳播知識,知識就是最大的市場力量。知識不在你這兒,文化不在你這兒,你干什么,都不能成。
一句話總結, 構成你醫院的價值體系的,是產品、服務、體驗和知識。
來源: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