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張智 北京報道
隨著經濟回暖,費同服務消費也隨之加快增長步伐。比增
12月15日,長創出及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下半消費續擴1—11月份,年新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19.5%,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商品和服務需求持續恢復,從消費看,出行類商品銷售改善,服務消費潛力繼續釋放,市場銷售增勢良好?!眹医y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介紹2023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時表示。
不過,在紅塔證券宏觀研究員楊欣看來,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1%,很大原因在于去年的低基數。
“整體看,11月基本面延續修復態勢,供給端修復超預期且顯著快于需求端,核心在于十大重點行業工業穩增長政策效果凸顯。我們認為,四季度經濟總體處于向潛在增速中樞回歸的過程,預計在市場內生動力企穩以及穩增長政策發力的情況下,全年實現GDP實際增長5%左右的目標難度不大,但后續國內需求不足的問題亟待穩增長政策加碼,建議更多重點關注財政、產業、貨幣三大領域的協調配合?!比A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理事長、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接觸型聚集型商品及服務消費上升明顯
從數據來看,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1%,比上月加快2.5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4.7%,帶動作用明顯。1—11月份,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19.5%,比1—10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
“從兩年平均來看,增速回落至1.8%,前值3.5%。對于消費來說,接觸型聚集型商品及服務消費強勁是今年的主要特征,商品消費受收入及收入預期的影響,增速呈現波動。明年來看,外出及服務相關消費預計會繼續擴張,商品消費也會隨著經濟修復逐漸企穩?!睏钚辣硎?。
不過,在英大證券公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鄭后成看來,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同比錄得10.1%,較前值大幅上行2.5個百分點,創2023年6月以來新高;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環比錄得-0.06%,較前值下行0.18個百分點,創2023年1月以來新低。兩者出現數據背離。
“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值錄得42505.00億元,較前值下行828.00億元。由于10月是消費旺季,11月有‘雙11’,但是從歷史表現看,11月較10月小幅下行是正?,F象。目前的問題是,11月828億元的下行幅度超出歷史均值,并且2022年11月較10月下行1655.40億元,遠低于歷史均值。也就是說,2023年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值表現并不十分突出,但是2022年11月遠低于季節性的低基數,是202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同比錄得高增長的原因。這就解釋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同比與環比之間的矛盾?!编嵑蟪筛嬖V《華夏時報》記者。
這一判斷也得到來自價格角度的支撐:從宏觀邏輯上看,11月CPI當月同比僅錄得-0.50%,在價格角度對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同比形成極大的壓制。
從具體的分項看,11月建筑及裝潢材料類零售額當月同比僅錄得-10.40%,較前值下行5.60個百分點,表明地產后周期類消費還面臨較大壓力。此外,受國際金價上漲的拉動,11月金銀珠寶類零售額當月同比錄得10.70%,較前值上行0.30個百分點,創2023年6月以來新高。
分結構來看,商品零售偏弱,兩年平均增速從前值3.5%下滑至1%。結合服務業來看,消費方面,服務零售額累計同比增長19.5%,增速較上月提高0.5個百分點,也高于社零累計增速12.3個百分點。生產方面,11月服務業生產指數錄得9.3%(前值7.7%),其中,住宿和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生產指數同比分別增長30.6%、15.1%、11.9%。
“其中,體育和娛樂用品、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建筑及裝潢材料、通訊器材、汽車等銷售額增速回落較為明顯,可選消費增速波動反映出內生動能仍待鞏固;必選消費例如煙酒和糧油食品類雖邊際回落,但基本還是維持著韌性;中西藥品類的高增速與近期流感等頻發相關?!睏钚辣硎?。
同時,接觸型聚集型商品及服務消費較好。餐飲收入的兩年平均增速較上月提高3.6個百分點至7.3%,從環比增速的角度看,也達到了近10年的最高值。另外,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速也有提高。
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首席分析師楊暢也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11月社零同比增速回升明顯,存在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方面是今年11月環比總體平穩,另一方面是去年11月回落明顯,偏低的上年基數推升了同比增速。另外,餐飲收入當月同比增長25.8%(前值同比增長17.1%),增速提高8.7個百分點;商品零售同比增長8.0%(前值增長6.5%),增速繼續提高。
我國經濟動力十足
值得注意的是,服務消費近些年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1—11月份,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19.5%,比1—10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
劉愛華表示,這主要還是由我國目前的發展階段決定的,是消費結構升級的體現。目前,我國人均GDP超過1.2萬美元,正處于居民消費結構快速升級時期。
從消費形態看,服務性消費占比回升,文娛、信息、醫療需求明顯增加。盡管過去三年受疫情沖擊,服務消費特別是接觸型聚集型消費受到較大影響,消費規模有所波動,但隨著今年以來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在一系列促消費政策作用下居民消費需求得到釋放,消費規模繼續擴大。
“從主要宏觀指標看,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2%,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保持領先,10月份和11月份,主要生產和需求指標繼續穩中有升。1—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3%,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是5.2%,保持總體穩定,彰顯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和潛力?!眲廴A表示。
展望未來,我國發展面臨的內外環境依然復雜嚴峻,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但也要看到我國經濟發展仍具有良好支撐和有利條件,市場空間廣闊,產業體系完備,物質技術基礎雄厚,人才紅利不斷增強,轉型升級持續推進,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宏觀政策空間較大,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
近期,多家國際組織和金融機構紛紛上調了中國經濟的預期,經合組織把中國經濟今年的增長預期調高到5.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調高到5.4%。總體上看,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也對全球經濟復蘇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今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超過30%,仍然是世界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引擎。
劉愛華也表示,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隨著擴大內需政策的逐步落實見效,消費將逐步從疫后恢復轉向持續擴大,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問題有望得到逐步緩解。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