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訊 “辨別假藥要看包裝,中國看批準文號。藥店藥店”“我們哪懂看呀,-村吃藥病好了就是民難真藥,病不好就是辨假假藥。”12月12日上午,劣藥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藥檢專家來到隆安縣那桐鎮,品廣教村民識別假劣藥品,西藥下鄉但個別村民的監局回答讓藥檢人員哭笑不得。
當天是鼓勵那桐鎮的圩日,看到城里來人宣傳食品藥品安全知識,中國很多群眾上前圍觀,藥店藥店得知眼前擺放的-村都是假藥后,大家都很驚訝。民難從金陵鎮亞仁村來趕圩的辨假勞寶信看到一盒假冒感康,大吃一驚,“平時感冒了,我就在村里的代銷店里買盒感康吃了,這是假的?”南寧藥檢所工作人員告訴他,感康(復方氨酚烷胺片)的防偽標識是說明書有水印,反光時才能看出來;如果不經反光一眼能看出,那一定是假的。另外,假藥的包裝比較粗糙,辨別真假還可以看有無國藥批準文號。“我看不懂批準文號,也不懂看粗不粗糙?!眲趯毿耪f,合作農村醫療在那桐鎮衛生院,農忙時節跑幾十里路來看感冒不劃算。對自己來說,“感冒藥,吃了病好了,就是真藥,不好,就是假藥”。
長期以來,農村是被忽視的藥品安全“盲區”,群眾在假藥面前顯得力不從心,只能用原始的“以身試藥”來識別。南寧市藥檢所抽樣科檢驗員覃攀告訴記者,以前由于藥監力量薄弱,對偏遠農村的監督不到位,這些地方的假藥特別多。經過兩年多的整治,特征明顯的假藥沒有了,但造假技術也提高了,光看外包裝已難分辨。經加工“泡制”過的假中藥,別說農村群眾難分辨,就是城市居民也會上當。
“農村的供銷店是不能賣藥品的,銷售藥品必須取得經營許可?!弊灾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李勇強主任說,藥監部門一方面會加強對農村藥品零售市場的監管,一方面鼓勵城市的連鎖藥店到農村開店,實現城鄉藥品的同質同價。專家表示,無論是市民還是村民,建議去大藥店買藥,這是避免買到假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