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租金使家居賣場惹火上身 難以承受的租金之重“租金之重”
2012-06-04 14:13:36 來源:亞太家居網 評論:0
30余年來,我國家具業取得了豐碩的高租成果,也產生了產能過剩等一系列問題。金使家居尤其傳統租賃型家具賣場存在的賣場弊端,成為近幾年困擾行業發展的惹火一大障礙。在行業低迷、上身受市場動蕩的難承條件下,未來幾年,租金之重渠道革命或將全面展開... 30余年來,高租我國家具業取得了豐碩的金使家居成果,也產生了產能過剩等一系列問題。賣場尤其傳統租賃型家具賣場存在的惹火弊端,成為近幾年困擾行業發展的上身受一大障礙。在行業低迷、難承市場動蕩的租金之重條件下,未來幾年,渠道革命或將全面展開。
30年暴利發展 租賃式賣場拐點來臨
在家具行業30余年的發展過程中,租賃式賣場是一種投資回報率非常高的渠道業態,我國家具賣場大多選擇了這種業態。這種業態有三個顯著的特點。
一是投資回報周期短。一般賣場投資回報周期為5~7年,而租賃式家居賣場鼎盛時期的回報周期都在5年以內。這讓很多賣場老板幾年之間成了千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以河北香河家具市場為例,很多老板就是靠原來搭的大棚迅速完成了原始積累,再繼以大面積賣場的高速擴張。幾年下來,香河家具賣場迅速發展至300萬平方米。
二是裝修豪華。從最早的街邊店,到銷售大棚,再到后來硬件較好的大賣場,直至標榜“讓消費者感受到2050年的家”的超級賣場,多年來,租賃式賣場在裝修上向著越來越豪華的方向轉變,逐步演變為賣場硬件之爭。豪華裝修帶來兩種后果:第一,賣場的規模和硬件成為渠道洗牌的決定因素,使得渠道成本居高不下。第二,賣場由于經營成本加大,不得不將一部分成本轉嫁給經銷商,給家具經銷商帶來了難以承受之痛。國美原總裁陳曉對此頗有微詞,他認為,一層層的累加費用,直接導致了產品價格虛高和經銷商無利可圖。
三是易于擴張。租賃式家具賣場易于落地,運營簡單,因此很容易復制,在全國進行大規模擴張。經過多年來的擴張,目前我國家居賣場體量已數倍于正常需求。以廈門等幾個重點城市為例,百萬人口的城市,家居賣場面積已經超過百萬平方米,即人均一平方米賣場,這樣的比例顯然已經嚴重失調。德國家具協會新聞發言人曾向筆者坦言,2011年德國人均消費家具370歐元,而中國人均只有50歐元,按這樣的數字計算,一百萬人口的城市,年家具消費額在5億元左右。但按現在的家具賣場租金來計算,只賣場租金一項費用就約在10億元。可見,賣場已經到了嚴重過剩的地步。同時,賣場擴張往往采取捆綁企業、經銷商的方式進行,這也導致家具行業產能過剩、賣場單位面積銷量下滑,使得經銷商出現大面積虧損,因此,一些經銷商不得不撤出賣場。時下,一些家具賣場開始出現大量商鋪空置現象。
租賃式賣場的特點,決定了其在歷經30年的暴利發展期后,各種負面后果必然出現,并推動賣場謀求轉型,使我國家具渠道進入調整洗牌期。
難以承受的“租金之重”
此前,我國經濟經歷的快速發展,一直依賴于消費、出口、投資三駕馬車的均衡帶動。近年來,由于出口受阻、國內消費市場不振,使得潛藏在繁榮背后的各種危機開始爆發。出口受阻、內銷市場擁擠、賣場過度擴張,使得家具內銷市場爭奪異常激烈。當商戶因市場份額攤薄而紛紛陷入虧損時,家具賣場的高額租金刺痛了家具人的神經。
家具賣場的租金對于經銷商而言壓力到底有多大?河北家具行業一位知名家具經銷商坦言,幾千平方米的租賃面積每天的租金為3萬元,但眼下的實際情況是每天的銷售額都不及3萬元,更談不上利潤,這位知名家具經銷商最終選擇了壓縮經營面積。
盡管大家都知道家具生意難做,但經銷商依然前仆后繼地涌入這個行業。原因在于:首先,中國有6萬余家家具企業,很多家具廠需要有這么一次“親身經歷”后,才知道在強勢賣場的平臺上表演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其次,很多家具廠的主要銷量就是靠這些賣場來完成,賣場這一渠道對企業來說必不可少。
去年以來,河北本地的一些廠家選擇了從大型家具賣場撤回,就是因為居高不下的賣場租金所占成本的比重卻越來越高。有廠家坦言,即使是在銷量較好的家具賣場,按目前租金來算也是虧損。針對眾多家具經銷商的經營壓力,去年年底至今,一些家具賣場開始降租,以求穩定現有的經銷商,因為很多家具賣場已出現連續的退場潮。
高租金引發家具渠道革命
在居高不下的賣場租金壓力下,很多不賺錢或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的家具廠家、經銷商選擇了拓展新的營銷渠道。具體而言,以下幾種渠道模式成為引領行業渠道革命的新嘗試。
第一,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在去年河北家協組織的一次北京賣場考察活動中,大家對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倍感興趣,這種裝修簡單時尚、價格相對便宜的賣場經營模式頗受廠家追捧。
第二,倉儲式營銷模式。要想把租賃式賣場的租金降下來,需要找到更加廉價的賣場物業。今年元旦期間,在石家莊君樂美家居舉辦的一個論壇上,能有效規避高租金風險的新倉儲式營銷模式受到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該模式需要尋找離城市中心較遠的區域開設家具賣場,這種場所的租金相對要低很多,再利用獨特的營銷和推廣模式來銷售,比如說利用數據營銷、會員營銷、微博營銷等手段積累客戶群,從而達到銷售目標。
第三,獨立店模式。時下,一些知名的廠家選擇建立自己的獨立店,既在品牌形象上作了很好的宣傳,又可以在租金方面與物業方直接對接,避開了傳統家具賣場的二次收費。
第四,“宜家”模式。這種模式在歐洲較為普遍,未來可能在國內較多地涌現。筆者在德國最大的家具賣場調查時發現,超市化的家居賣場是國外市場的主流。沒有大量的導購員,整個賣場更多的是現場辦公的設計師,他們與客戶進行一對一的溝通設計。這與國內一個店面動轍幾個導購人員的模式形成鮮明對比。就是這樣的模式,這家商場已經營了75年。
總之,產能過剩和高租金必將導致品牌之戰和經銷商盈利水平下降,而二倒手式的租賃賣場模式又注定了租金不可能太低的現狀。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一些符合企業和經銷商利益,適應新消費習慣的模式正在產生,全新的、多元化的渠道結構將在未來數年內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