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鮮魚口舊景
北京鮮魚口新貌
北京前門外鮮魚口街在恢復清末民初景觀的老字基礎上,著力轉變發展方式,號美從舊時鞋帽店為主的食扎商業街變為老字號美食街,自5月8日開街以來,堆鮮全長僅225米的魚口街道,日均客流達3萬人,老字進店消費游客約1萬人。號美
前門大街上有兩條相對的食扎老商業街,東側是堆鮮鮮魚口,舊時街市興旺,魚口主要集中經營鞋帽。老字西側是號美大柵欄,擁有瑞蚨祥、食扎內聯升、堆鮮步瀛齋、魚口同仁堂、張一元等著名老字號。
北京城市建設迅速發展,商業日益繁榮,網點遍布,鮮魚口鞋帽店逐漸失去往日吸引力,相繼關張,連兩家著名老帽店也都停業:黑猴帽店的“黑猴”標志進了首都博物館。馬聚源帽店則遷到繁華的大柵欄。鮮魚口日趨蕭條,只有兩家餐飲老字號還能吸引些老顧客,遺留的是明清時期胡同肌里和一些民國風格小樓,依稀可見當年老店鋪的痕跡。
鮮魚口成市于明朝正統年間,已有500多年歷史。近幾年,原崇文區(現合為東城區)投巨資整修前門大街及鮮魚口,恢復了清末民初的景觀。崇文區依據市場需求和與大柵欄商業街互補原則,抓住以老字號美食為主這一亮點,進行鮮魚口美食街招商。將原有老字號天興居的營業面積增加了6成,改建后,老顧客蜂擁而至,新顧客也來湊熱鬧,門前時常排起長隊。原有老字號便宜坊烤鴨店,這次重建營業面積擴大到6000平方米。除兩家原有老店外,鮮魚口還引來烤肉季、峨嵋酒家、錦芳小吃店、力力餐廳、鍋貼王、炸糕辛、永豐莜面、稻香村、吳裕泰、通三益、天源醬園、金糕張等眾多老字號落戶。鮮魚口原有的老字號黑猴帽店、興華園浴池、天樂(戲)園也重新亮相,增添了老北京商業文化氣息。
鮮魚口整街容貌以“魚”為特色,街道按原來走向鋪成魚鱗狀石路,井蓋是“群魚戲水”圖案,連路燈桿上的魚缸形燈罩也“游”著小魚,設計獨特,別具匠心。兩側小樓的老店牌匾和抱柱楹聯醒目,門前還掛起老北京商店的布幌,整條街呈現出濃郁的古都民俗風韻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