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信貸數據的預測月放猜測過程中,市場情緒時起時落,千億最終不僅超預期的預測月放4101億元令市場釋懷,更多驚喜還來自股份制銀行和外資銀行的千億悄然增長。與此同時,預測月放信貸類別和期限結構顯示出樓市和股市對銀行資金的千億吸引力發生變化。
動力來自“四大”之外
8月,預測月放人民幣各項貸款增量比7月提高545億元。千億農業銀行(下稱“農行”)戰略管理部有關報告中的預測月放數據顯示,與7月相比,千億四大銀行(工商銀行、預測月放農行、千億中國銀行、預測月放交通銀行8月貸款增量基本未變,千億8月貸款多增主要得益于股份制銀行及外資銀行貸款多增。預測月放
7月,股份制銀行僅新增貸款180多億元,而8月將近700億元。7月5家股份制銀行貸款下降,8月這些銀行基本實現貸款正增長。盡管8月仍有幾家股份制銀行貸款負增長,但數量大大減少。外資銀行盡管貸款總量不大,但8月增加近百億元,而7月則下降30多億元。
從比例看,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四大銀行8月新增貸款1600億元,占比38.98%。上半年,四大銀行新增貸款達3.26萬億元,占比約44%。7月雖然信貸增量有所減少,但占比仍達46.4%。
也有銀行人士認為,8月票據融資負增長2764億元,考慮到票據到期轉化為貸款的因素,四大銀行新增貸款占比仍保持40%~50%的水平。
股市、樓市“吸金”分化
上半年信貸潮使股市和樓市再度成為明星。不過,近兩個月的信貸數據顯示,這兩大市場對資金的吸引力正在改變。
農行戰略管理部的報告顯示,8月居民消費貸款為1947億元,與7月變化不大,但中長期居民消費貸款從1803億元降為1687億元,短期居民消費貸款從119億元增至260億元。
報告認為,中長期居民消費貸款自6月突然發力后,7月、8月穩中有降,這與近兩個月商品房銷售價升量跌趨勢相吻合。
而股市對存款的分流力度正在加大。7月以來,受票據融資下降影響,銀行存款增量驟然下降。上半年各月存款增量均超過1萬億元,但7月存款增量驟降為3993億元,8月進一步降至3274億元。
7月、8月居民戶存款分別下降192億元和800億元。最能說明存款分流的是定期存款下降,7月、8月居民定期存款分別下降1432億元和914億元,非金融類公司定期存款分別下降1736億元和1688億元。
存款流向股市的一個佐證是,自6月起,券商客戶保證金存款增加額從5月的數十億元提高至2700多億元,7月、8月分別增加4000億元和1500億元。
日信證券最新報告認為,“儲蓄搬家”主要受股市、樓市影響,尤其是8月較多新股上市,吸引大量資金“打新”,預計“儲蓄搬家”趨勢仍將延續。
9月放貸7000億?
8月超預期增長使市場重新審視今年后4個月的信貸增長趨勢。
由于票據融資的罕見膨脹,上半年貸款超常規增長,但扣除票據融資,中長期貸款上半年月均約4500億元,而7月、8月月均5400億元。國信證券分析師林松立認為,這說明兩點:一是投資項目順利進行,下半年以來未因信貸而受干擾;二是信貸對經濟支持力度并無多大減弱,當然大部分票據融資也有助于企業生產和經營。
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姜超認為,中長期貸款成為當前經濟增長的流動性支柱,預計中長期貸款增速上升將持續至明年一季度。
“我國商業銀行有天生的放貸沖動,猶如上半年,只要貨幣當局不加以信貸管制,9月仍有較大的‘沖時點’動力。”林松立在報告中預計,中長期貸款仍將維持5000億元水平,只要票據融資置換量不大,9月信貸很可能再超市場預期。
林松立預計,9月信貸繼續反彈的概率很高,不排除超過7000億元。姜超則相對保守,預計9月新增信貸為4000億元,四季度月均3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