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耶夫也需我們曾談過一個觀點:“有危機意識是果斷一回事,但是駁斥也不能利用陰謀論制造恐慌。現在不是普京中國怕別國,而是中國別國怕中國,這是其實由軍事實力變化決定的”。其實,警惕我們觀察中國的安全外交戰略,一直在避免新冷戰,恐慌反對集團對抗。耶夫也需中國現在力推一帶一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果斷就是駁斥認為現在各國社會治理的主要挑戰不是外部威脅,而是普京如何提升國民福祉。
近日,中國在2023集安組織峰會上,其實托卡耶夫與普京也因為這個問題發生了爭吵,果斷駁斥了普京的“安全恐慌論”。
托卡耶夫說:“不斷強調集安組織成員國的安全受到威脅之類的說法,是夸大其詞,一種病態的理念,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實際上,我們的國家面前還有更新的、本應該符合集安組織成員國建設性利益的新任務,我們國家的發展更重要。”
對俄羅斯來說,成立集安組織就為了劃定自己的勢力范圍,當然要強調北約和美國的威脅,還要顏色革命的威脅。如果不強調這些威脅,那么集安組織就沒有成立的必要。
然而,在托卡耶夫看來,俄羅斯所說的這一切都是騙人的,因為哈薩克斯坦根本就不存在嚴重的安全威脅。
雖然俄羅斯在過去曾出兵救了哈薩克斯坦,但是后來托卡耶夫都不認可存在顏色革命的說法。在哈薩克斯坦政權穩定之后,當前最重要的還是如何發展民生,而不是再談什么威脅。但是,俄羅斯現在顯然沒有實力幫助集安組織發展經濟。
我們為什么說自己也要警惕“安全恐慌論”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中國在過去一百多年時間里,一直受外部侵略的危害和威脅,導致很多人以為現在還有國家有實力對中國構成威脅。這類觀點其實非常多,比如你應該聽說過“新八國聯軍”,或者北約進入亞洲將對中國構成嚴重威脅,或者得美國想與中國打仗等等。甚至還有人認為20年前出現的F-22,在電子設備日新月異的今天,比殲-20還要強大,或者過度夸大F-35的性能優勢 。如果你不了解中國的工業水平和軍事實力,不明白中國航空工業的快速發展,用一種慣性思維來看等美國的領先,傳播焦慮的觀戰的確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鳴。
但是,真正了解中外軍事實力變化的人都明白,這根本不是事實。從朝鮮戰爭開始,西方就已經認識到不再可能在地面戰勝中國軍隊了。再后來,隨著中國反艦彈道導彈技術的成熟,美國航母對中國就失去威脅。現在,中國在高超音速導彈、陸基中程彈道導彈、新型驅逐艦、重型戰斗機、電子戰、航天等等許多領域都擁有無可爭議的優勢。如果你看一下美國智庫和軍方高層對中國軍隊實力的評價,就能明白到底是誰怕誰。
對一個多國安全組織而言,或許強調“安全恐慌論”有著剛性需要,但是很難獲得沒有感受到威脅的成員國的認可。而對于軍事實力已經全面崛起的中國來說,我們當然不需要再對任何軍事威脅所恐慌。
美國在準備對華戰爭,但是并不等于敢和中國打仗。北約會把觸角伸向亞洲,但是并沒有能力對中國構成實質威脅。我們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繼續發展經濟,加速軍隊現代化,讓所有潛在的對手都感到恐慌,而不是對別人恐慌,我們一定要有這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