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王帥薇通訊員路琪)日前,市援生完手術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若羌醫院,疆醫我市援疆醫生徐蘭彬、成若創腸楊曉亮完成當地首例DSA引導下經鼻型腸梗阻導管置入術,羌首助力當地在微創腸梗阻治療領域取得重要突破。例微
據了解,梗阻減影血管造影(DSA)是市援生完手術通過電子計算機進行輔助成像的血管造影方法。不久前,疆醫一名患者因腹部嚴重受損入院搶救治療,成若創腸在術后第5天出現腸梗阻癥狀,羌首經保守治療病情并未緩解。例微徐蘭彬及外科團隊及時對患者病情進行全面評估,梗阻決定借助DSA為患者實施經鼻型腸梗阻導管置入術,市援生完手術順利將腸梗阻導管送入患者的疆醫空腸,共引流出腸液約1000毫升,成若創腸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目前,患者整體恢復狀況良好。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醫療組團”援疆,先后輸送醫務工作者58人,涉及外科、心內科等學科。在若援疆醫生堅持傳承弘揚“最美援疆醫生”余文麗的敬業奉獻精神,與當地醫生開展傳幫帶,圍繞提升常見病多發病診療能力,集中力量打造重點科室,構建急危重癥救治體系,助力若羌縣不斷提升醫療技術水平,為患者生命健康筑起堅實防線。目前,我市在若援疆醫生共有29人,完成的手術中有9項為若羌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