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的國際關愛某一天,小輝像往常那樣坐在教室上課,癲癇的癲突然,至關他倒在地上開始全身僵直、愛校抽搐、園中雙眼上翻、癇病口吐白沫……全班同學驚恐不已,國際關愛老師趕緊撥打120將小輝送到了醫院。癲癇的癲
摘要:
3年前的至關某一天,小輝像往常那樣坐在教室上課,愛校突然,園中他倒在地上開始全身僵直、癇病抽搐、國際關愛雙眼上翻、癲癇的癲口吐白沫……全班同學驚恐不已,至關老師趕緊撥打120將小輝送到了醫院。經過詳細檢查,小輝被確診為癲癇。當他病情穩定回到學校后,他發現同學們看自己的眼光都變了,再也沒有人愿意跟他一起玩。原本活潑開朗的孩子從此變得沉默而孤僻,父母只能為小輝辦理了退學。像這樣學生因患癲癇而失學的案例絕不是個例,類似的情況也許在我們周圍也經常發生。
6月28日是第十一個“國際癲癇關愛日”,中國抗癲癇協會將今年“關愛日”的主題確定為“關注校園內的癲癇患者”,旨在針對校園內存在的對癲癇的誤解和歧視,呼吁社會、學校、學生和家長給患有癲癇的學生一個正常的學習環境,使其享受到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機會。
我國校園內的癲癇患者超過200萬
癲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是由于某些病因使大腦神經細胞過度異常放電導致的短暫腦功能障礙。我國的癲癇患者約有900萬人,其中,兒童少年是癲癇的高發年齡段,目前校園內的癲癇患者約有210萬人。由于癲癇患病率高、病程長,因此對在校患者的學習、生活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困擾。
癲癇發作的損害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繼發性意外損害,發作時由于意識喪失會造成身體摔傷(包括頭部外傷),而肢體抽搐會導致擦傷碰傷,甚至會引發其他意外傷害。另外一種則是潛行的、緩慢發生的傷害,癲癇發作時呼吸暫停可導致腦組織缺氧,同時大腦神經細胞的高頻放電直接對腦造成損害,久而久之會導致患者記憶力減退,智力降低,嚴重時影響患者生活、學習和工作。
癲癇不僅僅是一種疾病,更是一個社會和公共衛生問題。近期一項關于父母及家庭壓力因素與兒童新發癲癇患者的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的研究顯示,由于癲癇疾病而產生的來自父母及家庭的壓力、對于疾病的恐懼和擔心以及羞恥感對兒童患者的生活質量存在負面影響,這個影響甚至超過了疾病本身對于患者的影響。
實際上,如果接受正規的藥物治療,70%-80%的癲癇患者發作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不會對學習生活造成嚴重影響,而其中更有部分患者在發作停止2-5年后可以達到停藥治愈,尤其是在兒童時期發病的良性癲癇患者在進入青春期后常常可以自愈。
為校園中的癲癇患者營造寬松的成長環境
2015年5月26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第68屆世界衛生大會上,通過了“關于全球癲癇負擔和為應對其衛生、社會和公眾知識影響在國家層面采取協調行動的必要性”的決議(WHA68.20號)。其中明確提出,“尤其在中小學確保癲癇方面的公眾認識和教育,以便協助減少廣泛存在于眾多國家和地區中對癲癇患者及其家屬的誤解和歧視。”
治療癲癇是醫生的責任,但給予患者心理、精神的慰藉則是全社會的義務。該如何為校園中的癲癇患者營造一個寬松的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
首先,要從宣傳和教育入手,讓公眾、學校、學生和家長了解基本的癲癇知識、正確認識癲癇疾病。多數癲癇發作并不頻繁,僅持續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就會自行恢復,在不發作時和正常人是一樣的。只要堅持正確治療,大部分患者能夠控制好病情,像正常人一樣學習與生活。
其次,學校應通過各種教育方式,采取相應措施,消除校園歧視現象。可以請醫生給同學們進行有關癲癇的科普教育,讓大家正確了解癲癇,消除恐懼和歧視,主動接近和幫助患病同學。學校和老師也應一視同仁地對患病同學給予要求和管理,不需要給予過度的照顧或限制。除了容易發生危險的運動(如游泳、登高)要注意保護外,可以正常參與課內外活動。
第三,學校師生應該了解和掌握一些癲癇發作時的應急處理知識,以便進行正確處理。癲癇所有的發作類型中,大發作是比較嚴重的一種,看起來有點可怕,但一般持續2-3分鐘就會自行緩解。發作本身很少危及生命,但有可能因為意識喪失而發生其他意外傷害。
相關閱讀:
癲癇病病因
癲癇病癥狀
癲癇病怎么辦
癲癇病診斷
癲癇病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