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繼榮:為“愛”發電,義務維修暖人心
幾樣工具,愛一雙巧手,時繼40年里,發電他為“愛”發電,義務將“小愛”延伸為“大愛”,維修義務為社區居民維修小家電上千余件,暖人被大家稱為“小家電維修達人”,愛成為了社區里的時繼“名人”,他就是發電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采四小區的時繼榮。 1982年,義務時繼榮分配到華北油田采油四廠測試大隊從事采油測試工,維修那會小家電產品開始進入普通消費者家庭,暖人時繼榮也隨大溜買了一臺收音機,愛這讓他愛不釋手,時繼也是發電他喜歡上小家電的開始。漸漸地時繼榮對電熨斗、冰箱等小家電充滿了好奇心和興趣,為了弄懂這些小家電,他利用工余時間自學電子電路知識,嘗試拆開查看里面的構造,試著維修有故障的小家電。在學習和維修小家電的道路上,他遇到了有同樣愛好的兩名同事,三人組成了“維修三寶”團隊,先后加入了廠志愿服務團隊、華北油田義工協會、廊坊市義工社團等組織,開啟了義務維修小家電的征程。 “現在大部分人小家電壞了,就換新的,但是還有一些人舍不得換,不僅僅是因為錢,還有一些回憶、情感在里面。”這是時繼榮通過義務維修小家電的所看所聽所感。 記得有一次,一位年過7旬的老大爺,顫顫巍巍地拿著一個老舊的收音機找到他,收音機壞了不能播放聲音了,去過幾家修理店都修不好,鄰居推薦下找到了時繼榮。時繼榮一看,這個機型早就不生產了,配件不僅不好買,而且比一個新的收音機還貴,勸說老人換一個。老人說這是他買的第一臺小家電,跟著他生活了大半輩子,有感情了。 看到老人這么不舍,時繼榮心里也不舒服,答應老人修修試試。回到家,他拆開收音機查看,果然是一個元器件壞了,可他在店里、網上都找不到配件,于是他轉變思路從廢舊回收站里“淘寶”,最終在一個廢品回收站找到一個舊收音機,拆開里面正好有需要的元器件。修好了老人的收音機,交到老人手里時,老人激動地連聲道謝。 做一件好事不難,難得是一直堅持做好事。從1990年第一屆采油四廠學雷鋒志愿活動開始到現在,時繼榮已經連續參加33年了,次次不缺席,每一年都有大大小小的小家電拿到現場找他維修,拿不過來的他就上門去修,遇到棘手的故障,他就留下聯系方式,拿回家翻書、上網查資料,連續幾天忙到深夜也要把故障解決,把小家電完好地還給原主。有一年,送來需要維修的小家電太多了,他連續一個多月每天下班后都要忙到很晚,才全部修理完,別人說,你可以少收一些,他卻說,不想看到大家失望的臉。 在單位,他更是善用自己的維修技能,解決了班組熱水器、洗衣機、電動車充電器等故障,即給予了同事便利,又為單位節約了成本,贏得了同事們的一致好評。寒來暑往,四序遷流,時繼榮始終把助人為樂當作人生的追求,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志愿之美。(通訊員楊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