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鎮家者自準蚌埠市固鎮縣15家零售藥店集體關門,藥店藥店原因是-固關門經營者自認為達不到新版《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以下稱“新版GSP”)標準,主動放棄經營、零售退出市場。集體經營
據悉,認達年底前未通過新版GSP認證的不到P標藥店,將會被淘汰出局,新版高門檻或將帶來藥品零售藥企的中國鎮家者自準“洗牌”。
四成藥店未認證
“我們從去年年初開始對全市藥店進行新版GSP認證。藥店藥店目前,-固關門市區171家單體藥店,零售有109家通過認證;81家藥品連鎖店,集體經營有45家通過認證。認達總的不到P標來說,通過率占到6成。不過,縣區通過率要低于這個數字。”蚌埠市食藥監局審批科負責人告訴記者,2015年底前是新版GSP認證截止時間,也就是說,到期未認證的藥店將被清退出藥品經營市場。
周先生是我市某單體藥店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自己從事藥品零售業10余年,鼎盛的時候手里有4家店面,現在還剩下2家。“前段時間我的一家店已經通過了GSP認證,還剩一家盡量爭取吧。”
據悉,今年以來全市新增藥店數量明顯減少,而易主和關門的藥店卻較往年同期大幅增加。
認證與否難抉擇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藥品零售門店要通過新版GSP認證,必須規范一百多個檢查項目。其中,既有零售門店必須配備執業藥師的“軟件”要求,還有各種票證、票據以及軟件系統的“硬性”規定。
“我們店2003年就使用藥品經營軟件系統了,就是這種情況,新版GSP下,藥店經營成本還是會提高。”我市一家大型連鎖藥店質量負責人劉朝紅告訴記者,執業藥師的工資是普通藥店員工的1.5倍,僅這一項一家門店的經營成本就要高出一千多元,加上一些信息化軟件的維護成本,每個月經營管理成本至少要增加兩千元。對于一些軟件系統不完善的單體藥店,新版GSP下,經營成本的月增加可能要在四千元以上。
“認不認證新版GSP,我想了快半年,最后還是放棄了,因為成本太高。”采訪中,3個月前剛將名下零售藥店轉手的張女士告訴記者,面對經營成本的增加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她不得不選擇關門歇業。
洗牌益于消費者
“我們是省內開展新版GSP認證較早的城市,等于給藥店提供了一個較長的緩沖期,不過,照目前認證的情況,年底前肯定會有一批門店關門歇業。或者加盟連鎖藥店,維持門店的存在。”市食藥監局審批科負責人介紹,今年年初,懷遠縣的多家單體藥店進行了重組,成立了連鎖藥店,這種模式可能成為零售藥店發展的一個趨勢。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自2016年起,新版GSP將會成為經營藥品的最低門檻。準入門檻的提高或將帶來藥品零售行業的“洗牌”。但更嚴格的進貨、銷售渠道動態信息化監管將確保藥品的安全。“不規范的藥店被淘汰,保證了用藥安全,對于消費者也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