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芯片關于美國對華為封殺升級的美國消息再次引發眾多關注,美國加碼打壓華為,損失美國商務部再次延長華為的有多臨時許可到8月13日,同時更改出口規則,拒絕進口企圖從芯片供應鏈源頭打壓華為。芯片
也因如此,美國問題來了,損失目前美國供應著全球大部分的有多芯片,而中國是芯片進口大國,如果中國決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不買美國芯片了,美國損失會有多慘重?
隨著經濟世界全球化的發展,國與國之間的每個行業所構成的影響都是雙向的,目前我國芯片技術仍未進入成熟階段,卻是世界芯片消耗大國。在2018年,中國進口芯片3121億美元;中國在2019年進口了芯片3040億美元,而同年全球半導體規模大約為4183億美元,也就是說,全球生產的芯片有約2/3被我國所消耗。而國內芯片產業的自給率大約在20%,其余的80%的芯片缺口需從海外進口。
我國進口的大部分芯片都來自于美國,美國供應著全球大約52%的芯片,那么去年在芯片進口中花費的3040億美元,我國至少有50%的芯片都來自于美國,即1500多億美元,那么一旦我國不買美國芯片,美國將損失超萬億元。
在2019年的半導體廠商排行榜中,前10大中有5家是美國企業,來看看它們的營收狀況,英特爾營收約為660億美元,美光科技營收約為200億美元,博通約為153億美元,高通公司營收135億美元左右,德州儀器大約132億美元,這5家企業營收總額約為1150億美元。
這5家芯片企業營收額加起來都不到1500億美元,那么可以說,假如中國不買美國芯片,美國所面臨的損失,相當于這5家美國芯片公司全倒閉。
美國對華為一次次打壓,就是認為在華為GPU等科技領域,暫時還找不到能代替美國芯片的東西。但是,面對美國長期的打壓,我國更應該提高自主研發力度,加快補齊半導體產業的短板,瓦解對華的科技脫鉤與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