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自是名額毫無懸念,20多票贊成對1票反對,雙打連亞乒聯的變身董事局官員都選擇棄權,放棄了抵抗。搶手對此,奧運中國乒協主席蔡振華表示,削好手貨中國乒協只能帶著遺憾接受國際乒聯的減乒這一決定。
“我們是乓球帶著遺憾接受國際乒聯的這一決定,而不是單打說我們同意。這個是名額有很大的區別的。”蔡振華強調,接受是因為該方案可以讓更多的協會獲得參加奧運會的機會,但無可否認的是,這對中國乒協等發展較好的協會來說都是不好的,會嚴重挫傷其積極性,也會傷害一些優秀的運動員,“最后表決的時候,只有我們中國專門站出來、和與會官員講清了中國乒協的態度。奧運會畢竟是運動員畢生追求的目標,人一生能參加幾次奧運會?每個人都是非常重視的。”
盡管一再表示遺憾,但中國乒協還是只能無奈接受奧運單打名額削減的現實,該方案將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首次施行。
雙打好手成第三人搶手貨
新政實施之后,中國隊的霸主地位在短期內難以被撼動,但國乒備戰奧運的重心勢必有所改變。
以中國隊參加北京奧運會的男團名單來舉例,當時中國隊派出了馬琳、王勵勤和王皓3名單打實力強大的選手,為的就是在主場確保男單這枚金牌。至于團體,雖然這3名選手都是右手持拍、不利于雙打配對,但畢竟中國隊整體實力強大,問題不是很大。為了保險起見,中國隊在奧運會前也通過大大小小的國際比賽進行過多次雙打試驗,讓三人的任意配對都能達到較高的水平。
若在新規定之下擬定名單,則又是另一番景象。由于“第三人”不參加單打的角逐,教練組在選定隊員時必定要考慮團體利益的最大化。倘若北京奧運會是在新規定下進行,當時的中國隊只需要派出狀態正佳的馬琳和王皓兩人出戰單打,“第三人”的名額則可以給予諸如陳玘之類的雙打好手。陳玘與馬琳搭檔獲得過奧運會和世乒賽的雙料冠軍,跟王皓也是世乒賽冠軍組合,是公認的雙打專家,足以確保中國隊第三盤雙打不失。
男乒主教練劉國梁也毫不諱言這一點:“3個人參賽我肯定保單打,選3個單打實力最強的。現在只剩下2個人了,我可能就得從團體出發了。”這意味著倘若非要在一個單打能力第三位和雙打能力第一位的人之間選出“第三人”,教練組可能更傾向于選后者。對于一些單打能力不錯卻擠不進前兩位、雙打又“瘸腿”的隊員來說無疑有些可惜,而對于雙打好手們來說無疑將是一大利好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