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手通過光谷星河廣場 光谷馬拉松組委會供圖
選手從空軌下跑過 光谷馬拉松組委會供圖
闊別3年,闊別武漢光谷馬拉松升級回歸!年升10月28日上午,回加速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歸武谷馬16400名選手齊聚2023奔跑吧·光谷馬拉松,用腳步丈量這片奮斗的漢光熱土。最終,拉松來自肯尼亞的跑出查爾斯·基普基魯伊·蘭加特和露絲·卡蘭賈分別獲得男、女全馬冠軍。闊別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鄒斌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徐平 胡長幸 通訊員 龔志銘 黃安琪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鄒斌
時隔三年,年升武漢光谷馬拉松升級回歸!回加速10月28日上午,歸武谷馬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漢光16400名選手匯聚2023奔跑吧·光谷馬拉松,用腳步丈量這片奮斗的拉松熱土,感受一代又一代“追光人”奮進的跑出足跡。經過激烈角逐,闊別來自肯尼亞的查爾斯·基普基魯伊·蘭加特和露絲·卡蘭賈分別獲得男、女全程馬拉松冠軍。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光谷馬拉松首次成為全馬賽事,武漢比肩廣州、深圳、蘇州等地,成為擁有2場全馬賽事的城市。
16400名跑友感受光谷之美
昨日清晨7時30分,16400名跑者從華中科技大學門前起步,環繞光谷星河廣場后折返向東,途經風景優美的光谷中央生態大走廊,沿著光谷科創大走廊,向著武漢新城中心片區一路奔跑。
當光谷空軌在跑者的頭頂飛馳而過時,躍動的身影、優美的風景與硬核科技和諧地融為一體,引得眾多觀賽市民紛紛舉起手機,定格這一特別的美景。位于未來科技城的“馬蹄蓮”,是全程馬拉松的終點。2小時15分39秒,查爾斯在加油聲中率先沖過終點,奪得男子全程馬拉松冠軍。時隔不久,露絲搶得女子組頭名。
光谷馬拉松不僅是跑友們的大事,也是光谷百萬居民的盛事。他們中的不少人同樣加入到奔跑的行列中,盡情感受馬拉松運動的魅力。自2000年與光谷結緣后,今年是“新光谷人”熊輝第三次參加光谷馬拉松。這一次,他與妻子雙雙中簽,攜手參加了半程馬拉松。“光谷承載了我的青春,也成就了我的夢想。跑步讓我更加健康、充滿活力,我會一直跑下去,把我和光谷的故事一直延續下去。”賽后,熊輝對極目新聞記者說。
4500名志愿者提供暖心服務
在高新大道科創南路設置的飲水站,一位選手從鄭千燁手上取走水杯,繼續向前。別看這短短的1秒,來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鄭千燁凌晨4時許就起了床,6時前抵達飲水站,與一同參加志愿服務的同學們開始準備。
這是鄭千燁第一次參加馬拉松賽的志愿者工作。“原來我想得比較簡單,培訓時才發現,為選手遞送水杯的動作很有講究。水杯必須平放在掌心,還不能過于主動,以免打擾到選手。”鄭千燁告訴記者。能夠通過這樣的方式為選手們加油助力,她感到特別開心。
鄭千燁是參與本次光谷馬拉松的4500名志愿者之一。他們來自13所高校。正是他們的共同努力,讓這一賽事更加圓滿。
除了志愿者,賽事組委會還采用定點救治與機動巡查相結合、地上急救和空中120相互協作的方式,在賽道沿途設置了25個醫療救護站,以及為數眾多的移動醫療救援服務點,充分保障選手安全。
35棒企業接力跑展現科技力量
35棒企業接力跑,致敬光谷飛速發展的35年。武漢市委常委、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杜海洋將一面印有“中國光谷”的旗幟,授給企業接力跑第一棒代表烽火通信黨委書記、董事長曾軍。旗幟下面,是一張張朝氣蓬勃的面孔,是一個個心懷夢想的光谷青年。
本屆光谷馬拉松的參賽選手中,“00后”和“90后”占比超過50%,他們讓這場馬拉松賽盡顯青春的朝氣與活力。而66.47%的參賽選手擁有本科以上學歷,特別是企業接力跑方陣,過半數擁有碩士以上學歷,中高級工程師、教授級工程師是奔跑主力。有人感嘆,這不是一場普通的馬拉松賽,而是一場科技工作者在科技高地上的體育盛宴。
參加35棒企業接力跑的方陣中,還包括國家脈沖強磁場科學中心方陣、九峰山實驗室方陣、人工智能方陣等。這也是以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點實驗室為代表的光谷戰略科技力量矩陣首次亮相光谷馬拉松的賽道。站在最后一個接力點,九峰山實驗室常務副書記劉穎表示:“作為湖北重點實驗室,九峰山實驗室愿與光谷一起成長,希望以后每年都參加光谷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