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繁城之下》劇集截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首席記者 張聰
明朝萬歷三十七年,古典蠹縣縣衙的美學冷捕頭被一柄刻有“吾道一以貫之”字樣的轎桿橫穿了整個身體,插在一片一望無垠的復雜繁城麥田中偽裝成了“稻草人”;數日后,縣城私塾的人性王夫子被倒埋院中,行兇者執戒尺擊打夫子后腦致其死亡,相互戒尺上再現典籍句章:“童子六七人……”
一邊是交織江南文風熾盛,綠樹白墻掩映下的水墨煙雨江南,一邊則是疑劇以極端手法傳隱喻之意的行兇現場,在這樣的古典兩極對比中,古裝懸疑短劇《繁城之下》緩緩掀開蠹縣這個小城看似華美實則爬滿虱子的美學“外袍”,各色人等粉墨登場,復雜繁城幾樁跨越20年的人性命案串聯起錯綜復雜的欲望和人性糾葛。
硬核劇情
小捕快查案串起二十年前后因果
社交平臺上曾有網友提到,相互《繁城之下》是交織江南10月自己最期待的劇作,因為它承接高口碑佳作《漫長的水墨季節》《歡顏》而來,是今年表現極佳的“騰訊視頻X劇場”的第三部作品,而此前從各個渠道放出的預告短片,也提前讓觀眾get到了這部劇在情節上的高能和畫面上的質感。
13日,《繁城之下》正式在騰訊視頻上線,冷捕頭、王夫子接連遇害成為故事前兩集的重要節點,在冷捕頭徒弟、捕快曲三更(白宇帆 飾)追查線索的過程中,不僅蠹縣縣衙的政治生態和縣城三教九流的蕪雜被和盤托出,他還發現,兩起兇案可能與二十年前父親葬身的那場大火有關,而看上去正義公平的師父、被學童們尊敬的夫子都有著不同的秘密……
故事復雜,體量卻只有12集,極目新聞記者追劇后發現,前三集故事因為“一集一尸”(第三集中,兇手起出了一具陳年骸骨)顯得異常高能且高潮迭起,第四集整集回到20年前的設定看似讓破案節奏暫停,但核心人物少年陸直的出現以及他多次撞破秘密的劇情,則將二十年的前后因果串在了一起,讓真相離所有人更近了。
蠹縣群像
復雜人性背后的命運車輪
破案過程中,蠹縣這座“如同熟透快爛掉瓜果”的小城揭開面紗,蕓蕓眾生也次第登場。
行事縝密固執倔強的曲三更、簡單直接帶點天真的高士聰、頭腦靈活飽讀詩書的鳳可追組成了讓觀眾印象深刻的“破案鐵三角”,在他們找尋線索的過程中,每一個“掙扎在命運車輪下的小人物”,都在呈現善惡難辨的復雜人性。
人性的矛盾與復雜,決定“公道是一條繞遠的道”,冷捕頭曾告訴曲三更,良心是這樣一種東西,“如果說你想賣的話賣不上什么價錢;但是你若想留,那它可就貴了。”
“這個故事展現的人性復雜,是希望讓觀眾看到公道和正義并不是自然、輕松地就能得到踐行,正義的寶貴之處在于:有人寧愿付出代價也愿意為之戰斗。”在解讀《繁城之下》的立意時,該劇編劇、導演王錚提到,他希望觀眾們不是去仰望所謂的“大人物”,而是對蠹縣產生好奇并流連其中,“現實給了每個人選擇的機會,他可能選對了,也許選錯了,那他們當時為什么會那樣選擇?”
古典美學
“每一幀都是壁紙”的明末江南
目前來看,觀眾確實已經對這場“蠹縣風云”產生了興趣。尤其是,在該劇極具視覺美感的鏡頭加持之下,明末光怪陸離的水墨江南呼之欲出,不少網友帶著縱觀《清明上河圖》般的養眼體驗,給該劇再加一星。
網友“aaaaaaaaakira”就在微博提到,蠹縣內外、街市田地、大宅小戶、行人車馬看著無一不美,“實景美用光更美,室內外、晴雨夜都像直接用自然光一般親切,美術組、燈光組、攝影組全部統統加雞腿!”
主創團隊介紹,《繁城之下》的影像風格參考了王蒙、徐渭等名人的畫作,結合故事和人物還原想要表達的市井民俗,“《繁城之下》的美學理念是寫實和繪畫感的結合,我們希望故事的畫面既真實,又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