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校官網有媒體報道稱,否認分網傳哈爾濱金融學院強制學生獻血,強制該學院工作人員則回應稱,學生獻血顯示獻次該說法不屬實,可加學校沒有強制學生獻血。綜合
12月14日,素質通過查詢哈爾濱金融學院官網此前所公布的測評相關通知,紅星新聞記者發現,高校官網在關于評優、否認分評獎的強制通知里,要求的學生獻血顯示獻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分數確與是否參與獻血有關。
據央廣網報道,可加在網傳聊天截圖中,綜合疑似該學院(哈爾濱金融學院)輔導員在學生群組內發布消息,素質要求“每班須有五人報名獻血”、“獻血情況將作為以后發展黨員、團員、評優的重要依據”、“遇事就退縮的,評獎評優肯定不會考慮”。而14日,哈爾濱金融學院一位工作人員回應稱,網傳事件不屬實,學校絕對沒有強制學生獻血,獻血行為是自愿的。針對網傳聊天截圖的內容,該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事件還在核實中,學校也在積極干預。
▲網傳聊天截圖 圖據央廣網
那么,學生獻血與否是否真的與其評優、評獎掛鉤呢?為此,紅星新聞記者查詢了哈爾濱金融學院官網此前發布的多個通知公告。
在該校學生工作部(學生處)11月6日發布的一則《志愿服務┃關于開展2023年秋季學期無償獻血工作的通知》中,記者看到,學生工作部稱,為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做好2023-2024年度全省普通高等學校師生無償獻血工作的通知》(黑衛醫[2023]115號)文件要求,弘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號召全校師生在11月9日至15日積極參與“匯聚青春正能量,無償獻血傳愛心”獻血活動。其中,在相關要求中提到,學生參與無償獻血綜合素質測評加5分/次。
▲通知提到,學生參與無償獻血綜合素質測評加5分/次
而在該校此前幾年關于評選年度院級學生先進個人、學風建設先進集體的通知中,記者則注意到,在評選標準方面,除去一些基本的思想、成績、身體素質等要求外,都對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總成績做出了要求。如,三好學生,其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總成績需占班級前30%;優秀學生干部,其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總成績需占班級前50%;學風建設先進個人,其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總成績需占班級前30%。
據該校2020年公布的《哈爾濱金融學院學生綜合素質測評辦法(試行)》顯示,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是對學生在校期間綜合表現的測定和評價,是學生評優評獎、擇優推薦就業、申請資助、轉專業、組織推薦的基本依據。而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由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兩部分成績構成,第一課堂成績占65%,第二課堂成績占35%。綜合素質測評總成績=第一課堂學分績點×65%+第二課堂學分績點×35%
其中,第一課堂是指學生參加學期期末課程考試(含考察課)成績,補考、緩考后從教務系統導出。而第二課堂則是指由學院、系組織或認可的、在常規課堂教學、實習、實驗等之外所設置的有利于提高學生能力素質的各項教育、管理、服務、校園文化等項目或活動。
第二課堂設置“思想品德修養、實踐能力訓練、創新能力培養、人文素質拓展、社會能力提升”5個模塊,每個模塊獨立設置學分。其中,思想品德修養模塊占2.5學分,實踐能力訓練模塊占2學分(社會實踐1學分、公益勞動1學分),創新能力培養模塊占2學分(創新創業綜合訓練1學分、課外科技活動1學分),人文素質拓展模塊占2學分,社會能力提升模塊占1.5個學分,5個模塊共10學分,每個模塊成績按第二課堂學分認定標準計分,滿分100分。
針對查詢到的相關情況,14日下午,記者通過該校的公開電話聯系上一名接線人員,對方表示此事由另外的一個教學單位在負責,并向記者提供了相關聯系電話,但記者多次撥打該電話均無人接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