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張掖大佛寺正門。張掖
【大公報訊】實習記者鐔祎娜報道:在河西走廊重鎮的大佛張掖,有一個久負盛名的寺找佛教寺院──大佛寺。千年來,尋西夏王它吸引了數以萬計的朝印游客,來尋找西夏王朝的張掖蹤跡。
西夏有一國師嵬眻,大佛喜云游四海,寺找跋山涉水來到了河西走廊,尋西夏王在大佛寺舊寺門前靜坐打禪時聽到了從地下傳出美妙的朝印絲竹聲,而后他發現了地下金磚覆蓋的張掖臥佛。嵬眻就想在甘州城內募集資金修建臥佛寺,大佛得來的寺找錢財不足以修建一座寺廟,于是尋西夏王他將佛像悉數帶回了西夏皇城,以西夏皇帝為母后祈求冥福之名,朝印選址在河西走廊修建了這座皇家寺院。
大佛寺宣教部主任胡海燕介紹,自西夏建成這座國寺起,它就受到歷代朝廷的重視,明清時期皇帝均賜名于它。如今因其室內供奉著亞洲乃至世界最大的一尊室內木胎泥塑臥佛,殿大寺大佛大,便有了“大佛寺”這一民間俗稱。
1996年,張掖大佛寺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出土多件國家級文物。其鎮寺之寶──北藏佛經及般若金經,被佛學界譽為“佛學百科全書”。出土于大佛寺金塔殿地宮的波斯銀幣,曾在2019年亮相國家博物館。據介紹,張掖市正規化建設大佛寺文化產業園,園區以張掖大佛寺為核心,將形成佛教圣地朝拜區、佛教文化體驗區、佛教文化展示區和旅游服務配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