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航空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究員、航空工業特級技術專家、航空工業成飛特級技術專家姜文盛的致辭,第二屆航空計量測試與檢驗檢測高峰論壇正式拉開帷幕!本次峰會,上午第一場,我們邀請到來自北京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的副總工程師郭廣平,為大家帶來關于“完善無損檢測標準,保障航空產品安全”的精彩演講。緊接著,中國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衷洪杰分享了“航空風洞中光學測量技術的應用與展望”。隨后,航空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計量技術高級技術師、高級工程師李航對“軟件測試助力航空裝備質量提升”提出了獨特見解,主要圍繞先進的軟件測試技術優勢,數字化軟件測試技術在飛機研制各階段的應用和軟件測試數據的分析處理及風險控制等方面展開。
簡短的茶歇過后,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試驗驗證中心先進測控室副主任、研究員齊曉燕通過分析結構強度試驗發展的現狀與挑戰,深入講解在結構強度試驗中的關鍵技術及未來結構強度試驗新模式,同與會嘉賓分享了“民用飛機機載測試傳感器應用及要求”。隨后,中國民航局第二研究所研究員于新華以“飛機防火安全測試技術研究”為主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與感悟。上午最后一位演講嘉賓是海克斯康航空研究院方案技術總監黃沙以“航空關鍵零部件先進計量檢查技術” 為題,引發場內熱議。
第一天下午,主要是圍繞”強化計量檢測創新,助力民航研發設計”主題展開討論。首先,由中國航發湖南動力機械研究所質量部黨支部書記兼副部長周輝華發表“航空發動機計量測試發展淺析”的精彩演講,闡述了當前航空發動機維修所面臨的挑戰,同在場與會人員講解了航空發動機探傷的主流技術以及激光超聲檢測技術、健康檢測等無損檢測新技術的應用。其次,雷尼紹(上海)貿易有限公司計量產品業務拓展經理張勇講述了“航空發動機葉片的五軸檢測技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形式,使場內觀眾受益匪淺。隨后,中國航發上海商用航空發動機制造有限責任公司理化計量中心主任工程師金煒分享了“民用航空發動機產業中的計量檢測技術”,接著,法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中國區銷售總監王珂發表了關于“FARO科技幫助您在制造過程中建立虛擬與現實的聯系”的精彩演說。茶歇交流后,航空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檢驗檢測部無損檢測高級技術師楊揚以其專業的角度,分享了“無損檢測技術在航空制造領域的應用和展望”,緊接著,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損傷檢測與結構維修技術研究室主任寧寧帶來了“飛機結構原位無損檢測技術新進展”的精彩演講,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原副總工程師兼ARJ21型號總工藝師王建華闡述了“中國商用飛機的航空計量技術概況”,最后,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工程師尹偉介紹了“中子成像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

午餐交流后,工信部長三角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執行秘書長張澄宇分享了“航空零部件的數字化追溯體系建設”,北京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劉仲文為大家帶來“微區分析技術在航空發動機金屬屑檢測中的應用”。隨后,航空工業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計量技術負責人、高級工程師馬毅講述了“基于型號的專用測試設備技術管控”。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魏振偉以“原位力學測試表征技術及其在航空材料研究中的應用”為主題,分享了民機機體結構復合材料應用,航空材料制造及理化測試及航空材料無損檢測體系研究,給在座的嘉賓們留下深刻印象。接著,電子科技大學教授謝永樂以學術專業的角度,講述了“毫米波近場合成孔徑成像技術及在復合材料無損檢測中的應用”,國營川西機器廠高級工程師吳業瓊分享了“超溫和超轉發動機渦輪葉片組織與性能表征”,西安交通大學副教授陳禛怡分享了“液體HJ發動機渦輪泵健康監測及故障預警技術研究”,最后一位演講的嘉賓是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材料疲勞與斷裂實驗室主任、材料失效分析中心主任張哲峰,他闡述了“航空航天金屬材料力學性能評價與疲勞性能預測軟件”,通過理論與案例相結合的形式,讓場內觀眾受益匪淺。
至此,第二屆航空計量測試及檢驗檢測高峰論壇在成都圓滿落下帷幕!
特別感謝以下合作伙伴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



關注本網官方微信 隨時閱讀專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