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開始,中國專柜在部分藥店售貨機中出售的藥店月起奶粉,如今已經下架。-北記者上午獲悉,京藥將改明天起這些出售奶粉的店售多藥店,將轉變為傳統的奶粉專柜銷售模式。
今天上午,賣售記者在永安堂燈市口店看到,貨機奶粉專區只剩下空空如也的問題售貨機。屏幕上貼的中國專柜紙條寫著:“奶粉售賣模式調整中,敬請諒解。藥店月起”工作人員表示,-北售貨機內的京藥將改奶粉已經撤走十來天了,但奶粉專區還保留著。店售多
記者隨后探訪了其他4家試點藥店,奶粉發現奶粉售貨機內的奶粉均已下架。藥店表示,暫時不再通過售貨機渠道銷售奶粉。去年10月,11個品牌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出現在北京部分藥店的售貨機內,以自助的模式售賣。
但這一新模式沒有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數據顯示,截至3月27日,永安堂燈市口店是試點藥店中奶粉銷量最多的,一個月最多賣了86桶。而業績較差的藥店,一個月只賣了6桶奶粉。
作為“奶粉進藥店”項目的牽頭者,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國際品牌管理中心證實,售貨機賣奶粉的模式將退出藥店。取而代之的,是傳統的專柜銷售模式。“7月起,市民就可以在藥店專柜買到奶粉了。”該中心一位負責人稱。
該負責人提到,售貨機占地面積大、銷售數量少、只能刷卡付款等問題,制約了消費者使用的積極性。而藥店自身的服務意識,與競爭激烈的母嬰店相距甚遠,專業優勢尚未發揮出來。
該負責人還透露,未來將促進品牌奶粉企業與藥店簽約,回到傳統專柜的銷售模式,從而增加藥店的自主性,目前正在和奶粉企業進行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