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下午,上海式線示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高等教育處和復旦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在復旦大學邯鄲校區聯合召開《上海高校優質混合式在線課程示范案例集》研討會,高校80余位來自上海各高校在線課程負責人、優質入選案例課程團隊負責人參會。混合
上海市教委高教處有關負責同志對今年5月啟動的課程示范案例征集工作進行了說明。據介紹,案例本次共申報21所高校的集研舉行73門課程,評議工作委托由復旦大學牽頭的復旦FD-QM高等教育在線課程質量標準聯盟開展,經過兩輪評議,大學最終有50門課程入選。上海式線示范
復旦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陸昉闡述了編輯出版案例集的高校意義和要求。他指出,優質此次征集示范案例是混合為了響應教育部一流課程“雙萬計劃”的混合金課建設。所采用的課程評審標準遵循“以學為中心”理念,注重課程學習目標、案例學習活動和學業測評的一致性原則;評議過程為教師提供“持續改進”空間,形成“評議-反饋-改進-再評議”的閉環,使課程在評議過程中得到不斷提升。
會上,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高潔、復旦大學教授蔣玉龍、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會儒和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副教授潘海蘭等4位教師代表陸續分享了各自混合式課程建設與實施的經驗和成效。隨后,與會人員就此次課程評審標準、案例入選條件和編撰體例要求等問題進行了初步研討和交流。
此次案例征集工作結合高教司發布的“高等教育基于慕課的教學模式探索與應用推廣”課題,圍繞教育部本科一流課程“雙萬計劃”的工作部署,以研究帶動實踐,旨在提升上海高校混合式在線課程質量,為下一步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金課”建設積累經驗,探索方案。
制圖:實習編輯: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