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動被動結汽車安全發展一日千里,王道重要性與日俱增,動被動結尤其是王道主動安全更是成為時下的熱點。KSS百利得在汽車安全領域屬于領跑供應商之一,動被動結受到全球目光關注,王道特別是動被動結在被中國寧波均勝收購之后。汽車安全未來發展方向怎樣?怎樣才能鑄就可靠的王道安全系統?帶著這樣的問題,蓋世汽車對KSS全球總裁兼CEO羅冠宏和全球被動安全業務總裁(兼亞太區總裁)GregHeald展開采訪,動被動結得到了詳盡的王道答案。
KSS亞洲區總裁兼被動安全總裁GregHeald向蓋世汽車講解公司理念
如何打造可靠的動被動結汽車安全系統?
近年來,汽車安全問題屢現故障案例,王道甚至發生多起令人震驚的動被動結丑聞。其中影響最大的王道莫過于“高田氣囊門”,迄今全球5,000萬輛汽車被召回,動被動結成為史上規模第一汽車召回案,即便在2016年累計召回數字仍然在不斷膨脹。此外,還有德國大陸集團制造的缺陷控制系統使得全球500萬輛車因氣囊問題召回……各種案件不一而足。如前所述,汽車安全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引人關注,那為何相關缺陷問題反而頻發?整車廠和供應商又該如何確保安全系統的可靠性呢?
對KSS而言,自從走過1999年破產邊緣的危機之后,發展可謂順風順水。據羅冠宏介紹,2015年KSS全球銷售額達到15.9億美元,2016年預計將提高至17億美元,2018年目標超過20億美元。尤其是在中國市場,銷售額占全球三分之一,去年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作為一個“成功者”,其經驗或許對行業有更多借鑒意義。
首先,企業應當在第一時間了解市場和消費者需求,以滿足消費者作為“初心”,這是打造可靠產品和公司優勢的基礎。“你(應當)從傾聽消費者開始,思考客戶的精確需求,以及未來市場的發展走向。”GregHeald如是說,“這也是KSS為何進軍中國市場,聚焦于‘在中國’、從長期角度‘為中國’,打造本土化工程研發人才隊伍,在當地采購原材料,構建本土化制造產能。”因此,KSS重點在于強調“如何了解消費者到底需要什么,又如何聚焦于保證能夠以最高效率貫徹,”確認市場需求和公司優勢的匹配。
因而可以說,從了解客戶開始,KSS為提供可靠的汽車安全產品邁出了第一步。
其次,如要保證產品質量,從設計、工程到生產制造,任意一步都必須確保萬無一失,在所有環節都杜絕紕漏出現的可能。“在汽車行業,質量是最重要的因素,一直如此。”GregHeald表示,為了確保氣囊的安全性,“我們認為有效方法在于,每一個零部件在每一個步驟都確保沒有紕漏、完美無缺,達到零瑕疵。”
在產品正式投入量產之前,KSS對每一道工序都仔細檢查,所有的設計工序是如此,所有的研發工序和工程工序都不例外,包括如何選擇原材料和供應商。當零部件投入生產之后,KSS在整個生產流程中設置多道控制工序,確保每一步都準確乃至精確。Heald也指出生產過程中的測試同樣必不可少。
此外,獨特的配方和謹慎的選材也很關鍵。根據蓋世汽車所掌握的信息,高田之所以遭遇氣囊破裂,主要是由于氣體發生器/充氣裝置采用了硝酸銨,這種材料在高溫和濕度條件下性能將變得不穩定,造成爆炸的隱患。因此高田已有計劃采用硝酸胍替代硝酸銨,而硝酸胍正是天合、奧托立夫等氣囊巨頭所采用的氣體發生材料。羅冠宏和GregHeald都對蓋世表示,KSS和高田的氣囊材料配方并不相同:“對KSS的充氣裝置而言,我們的原材料和高田不一樣,氣體發生材料類型不同,我們沒有采用硝酸銨。”
當被問及高田因氣囊門衰落帶來的機遇時,羅冠宏和GregHeald皆承認KSS及其他競爭者均從其中獲得契機,但高田的案例同樣也對氣囊行業的公司是一個教訓。Heald稱:“可以肯定的是(汽車安全)行業將洗牌。”市場份額或將發生變化,其他制造商也將從高田的經驗中獲得提醒,不過各家企業會分別走到什么的地步,可能要三到五年之后才能最終塵埃落定。
但是,行業和公眾也不必因為最近事故頻率上升而對安全氣囊本身感到恐慌。畢竟從所有歷史大數據和整個汽車系統角度而言,安全氣囊的表現尚可,事故發生率在汽車部件中并不算高。Heald表示:“從KSS的質量記錄角度而言,氣囊生產已有比較悠久的歷史,整個系統和工序發展充分,制造工藝已臻成熟。如果放眼全球所有的汽車保有基數,而不是局限于近來事故頻繁的某個具體廠家,則可以看到氣囊生產商在全球而言,質量和性能表現相對還是非常好的。”
另外,安全氣囊在汽車中和諸多其他設備關聯,本身也是一個系統而非單純的氣囊體。“氣囊故障”導致的召回案例往往和氣囊體之外的其他零部件相關,例如大陸集團氣囊案中,問題出現在控制單元上。
海外收購兼并鋪開大道,主動被動結合才是王道
包括ADAS先進駕駛員輔助系統在內,主動安全是當下汽車行業熱門話題,KSS表示尤其是主動安全可以結合自動駕駛技術,前景尤其被看好。羅冠宏透露稱,目前KSS已經從部分整車廠拿到一些主動安全的項目。
根據目前全球業務的增長速度,KSS接下來將加大投資力度,特別是在關鍵技術領域,甚至包括新的并購。而并購的主要目標集中在主動安全方面。不過由于現在KSS還處于交割階段,一些并購規劃暫時不便透露。但可以參考韓國ImageNext的收購情況。今年在被均勝入主之前,KSS收購了ImageNext大部分股權,吸收其360度環視技術,用于未來ADAS等主動安全。
如今汽車主動安全系統發展迅疾,而供應商也在為被動安全開拓新的“疆域”,諸如行人保護、外部氣囊甚至野生動物保護系統等。舉例來說,沃爾沃V40采用了采埃孚的外部氣囊,在車禍中減少本車撞擊行人造成的傷害,結合主動安全還開發出野生動物防撞系統,尤其適用于生態環境較好的歐洲區域;采埃孚-天合則在開發保護車輛本身的外部氣囊,在“攔腰撞擊”的車禍中派上用場。
對KSS而言,占據銷售額超過90%的被動安全業務(據KSS官方數據)并沒有被降低重視,同樣將衍生更多新的產品和技術。GregHeald透露稱:“實際上我們在歐洲和北美有多個行人安全項目,KSS致力于此已有多年。”
其實,在KSS眼中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并非界限森嚴,反而兩者未來的結合融匯才是前途無量的發展方向。羅冠宏認為,將來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的概念可能發生變化。傳統概念中,被動安全在事故發生后開始發揮作用,減輕傷亡后果;然而KSS卻將主動安全的傳感技術與被動安全的防護手段結合,形成“即時安全”的概念。KSS將主動安全分為三塊,首先是以軟件、控制和算法為主的ADAS,其次是車內和車外攝像頭傳感技術,第三則是“即時安全”。
根據羅冠宏的解釋,主動安全技術可以提前預知撞車事故即將發生,能夠幫助被動安全系統贏得更多準備時間,從而提前做好準備,比如氣囊可以充分展開,車載系統會將門板向外提前打開,發動機艙蓋彈起,部分車型甚至可能往地上彈出氣囊,或者將車輛偏離碰撞路線。“原先反應時間我們叫T0,現在是Minus30到50(毫秒),這樣時間就向前推了。”
GregHeald也表示,主動安全系統里的車內攝像頭能夠讓系統更好地掌握駕乘人員的狀態,防護效果也將得到提升:“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結合,車輛采用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與攝像頭,我們能夠更好地掌握人員在車內所處的位置,更準確地判斷車禍是否將發生。約束系統則將發揮作用。隨著新技術的應用,我們可以在30毫秒內判別車禍是否不可避免。獲得額外提前準備時間后,安全系統可以施展更大的效能。”
“車內攝像頭可以了解到人在車內是坐著還是躺著(指自動駕駛車),比如知道車從某個方向撞過來,則預張緊系統可以把人向更安全的方向拉。”羅冠宏如是解釋。車內攝像頭還可以判斷人員是否存在傷病,從而幫助約束系統在人體選擇適合的著力位置,并根據年齡身高體型決定施力大小。“攔大人用力大,攔兒童則用力小”,主動安全的智能化特征優化了被動安全的效果,益處不言而喻。
被動安全在新時代依然重要
助力智能車和新能源車
主動安全和汽車智能化密不可分,直接聯系到自動駕駛汽車,而被動安全也同樣將迎來汽車智能化賦予的新機遇。
當被問及智能車和新能源車是否會對安全系統設計提出新要求時,GregHeald給出了這樣的回答:“我確信(汽車)市場將持續增長,我們的產品也將面臨諸多不同的新機遇。列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在自動駕駛車中,司機不需要駕車,則可以轉動座椅,和其他人面對面交流,甚至躺下睡覺。這時候又該如何設計安全氣囊和安全帶?以便保護躺臥的人?”司機或乘員身體朝向不同的方向,實際上約束系統也需要調節發力方式從而實現效果更好的保護。
在新能源車方面,羅冠宏介紹稱,KSS之前就已經開發了電池保護技術,現在研發工作已經完成,只是還沒有量產。KSS的電池保護解決方案主要針對電池起火燃燒問題,當系統發現電池發熱,則立即進行斷電,然后利用化學物質快速對電池進行覆蓋。
標簽:被動 主動 結合 王道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