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乒賽2年一屆,巴黎9屆比賽,美而們悲18年青春彈指一揮間。巴黎他們值得人們仰視。美而們悲
金戈鐵馬,巴黎一身榮光。美而們悲征途再遙遠,巴黎也會到終點。美而們悲兩位老將說的巴黎最多的竟是:“還能站在這里,代表中國隊登場,美而們悲已經是巴黎非常幸福的事。”
“紀錄是美而們悲人保持的,也是巴黎人來打破的。”在王勵勤/饒靜文1比4不敵韓國的美而們悲李相秀/樸英淑無緣混雙決賽后,總教練劉國梁如是巴黎說。這是中國混雙24年來首次丟冠。
僅僅兩小時后,王勵勤和小將周雨的男雙組合又在半決賽中2比4惜敗于中華臺北的莊智淵/陳建安,這名35歲老將的第二次巴黎世乒賽之旅正式宣告終止。
十年前,他在巴黎作為衛冕冠軍無緣男單四強。十年后,35歲的王勵勤無緣單打名單。十年前,8進4輸給施拉格的王勵勤被人評價是“木魚腦袋”。十年后,帶著16個世界冠軍頭銜的他還那么“癡癡”的眷戀這片球場。
曾經,他是這片賽場的統治者。現在,他想著的是還要再送年輕隊員一程。王勵勤的搭檔饒靜文小他10歲,周雨更是小他14歲。他是中國隊現役選手中榮譽最多的運動員,也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常青樹”。“我還沒有做好要離開的準備。只要還在場上一天,就是值得慶幸的事。我喜歡在場地上,尤其是在球臺邊的感覺,還是非常好。”大力就那么笑瞇瞇的,平靜的告訴你這一切。
時間,真是一件有趣又殘酷的事。2003—2013,國乒丟掉的兩個單項世乒賽冠軍,都丟在了王勵勤手上。可再赴巴黎,物是人非。孔令輝當了女隊主教練,70后的那一撥只剩王勵勤一個。但他并不孤獨。
有時,大力也會感嘆,好羨慕那些年輕的隊友和對手。“運動員在賽場上是最幸福的時候,我也一樣。”別說大力,就連30歲的郝帥也會唏噓:“要是我再年輕個5歲、10歲,一定能成為一個非常偉大的運動員。但現在這年齡擺在這……”
比王勵勤小2歲的馬琳,早就明確表示,這是他的最后一屆世乒賽。從練乒乓球開始,27年來,所有的快樂、悲傷、喜悅、痛苦都被乒乓球左右。過去,人們爭論這是一個“王馬”還是“馬王”的時代。可到最后,馬琳手握北京奧運男單冠軍、四座世界杯單打冠軍,卻三次在世乒賽男單決賽折戟。王勵勤三次在世乒賽男單登頂,卻難圓一個奧運男單冠軍的夢。這是一個沒有“大滿貫”的時代,卻是球迷心中最好的年代。
終于還是打一場少一場,練一天少一天。馬琳單打出局,大滿貫徹底夢碎。看臺上球迷止不住的淚,像是巴黎的雨下了一整夜。“世界乒壇欠馬琳一個世錦賽冠軍,奧林匹克欠王勵勤一個奧運冠軍。”球迷的評價已說明一切。
馬琳打算瀟灑的離開。“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人都有老去的一天,時代也會更新,以前的對手都退了。大滿貫對我,既重要也不重要。說它重要,因為這對我的運動生涯有很大的意義,說它不重要,是因為不管是否拿到,我都會退出國家隊,不會再參加國際大賽了。拿不拿,它都不會改變我的人生。”
巴黎貝爾西,會記得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