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解決得很快,校長校長新生解決方案中給出的面對面傾鍛煉時間,也很適合絕大多數同學的聽心課余時間。”今天(10月27日)傍晚,聲答騰飛書院2021級技術科學試驗6班的疑解蘇亦琪得知他昨天在“校長午餐會”上提出的課后鍛煉問題今天就有了回應時,由衷地發出了感慨。惑徐
蘇亦琪口中的雷副解決實際問題的“校長午餐會”,是代表“校長面對面系列第二場暨書院新生午餐會”。10月26日中午,舉行午餐會在南區學生活動中心三樓大家沙龍舉行,午餐副校長徐雷、校長校長新生騰飛書院院長陸昉以及教務處、面對面傾學工部等部門負責人和理工科新生代表參加。聽心
除了蘇亦琪,聲答還有來自騰飛、疑解希德、志德書院的潘成駿、底昊睿、陳漢夫、劉振宇、韓曉汀、馮雨峰、孟華玉、萬理銘、羅毅、何國川等新生,參加了這場“校長午餐”。
據了解,本學期學校將開展“校長面對面”系列活動。第一場是9月18日,校長許寧生在查看校園藝術體育空間后,與五大書院新生座談,聽新生們談體會、提建議、聊學業、望前程。
10月26日徐雷參加的是第二場。之后,學校更多分管副校長們,將陸續與學生們面對面交流。通過常態化的“校長面對面”,將進一步建立復旦師生溝通的暢通機制。
昨天“校長面對面”提到的課后鍛煉問題,今天有了回應!
要讓學生學會選擇,選擇要談的話題,選擇自己喜歡的美食。“校長午餐會“采取了自助餐。在溫馨的“師生家宴”中,“午餐會”全程氛圍溫暖而活躍。“你們要說真話,要提問題。”一開場,徐雷便說。
“我們白天課程很多,為了在規定時間內體鍛打卡,總是在趕時間。”蘇亦琪話音剛落,騰飛書院2021級技術科學試驗5班的馮雨峰、2021級工科試驗2班的底昊睿接著說:“體鍛的時間,確實限制了我們對時間的安排。”“如果能夠在晚間課后或周末打卡就好了。”在場同學也紛紛贊同附和。
10月26日,課后鍛煉成為午餐會上同學們提及頻率最高的話題之一,同學們建議靈活安排課后鍛煉時間。
問題提出的第二天,10月27日,學生工作部與體育教學部就拿出了解決方案:近期將依托志德書院、希德書院和任重書院,分別推出籃球、排球和中華傳統體育項目等三個訓練營,滿足同學晚間1、2節課后和周末鍛煉需求,同時,派出指導老師幫同學養成運動習慣,提升運動技能。
不僅課后鍛煉問題,還有一些“校長午餐會”上提出的問題,也有了解答。
希德書院2021級自然科學試驗5班的羅毅同學提出,大類分流講座較晚,無法知悉院系情況。會后,教務處書院導師辦公室聯系相關院系分管教學的副院長,對大類分流系列宣講會提前安排進行可行性溝通,初步計劃將專業分流講座提前至本學期期末舉行,下學期3-4月份舉行專業分流答疑咨詢。騰飛書院工科試驗2班陳漢夫反映,部分宿舍門禁尚未實現NFC刷卡。今天,信息辦反饋,四校區宿舍的門禁改造計劃已列入預算,明年會實施完成。
午餐會上美食由學生自助選擇,參會學生自主報名而來,校領導在與學生溝通的同時,更加注重發揮學生作為“校園主人翁”的主動性,尊重同學們的選擇。例如陳漢夫、萬理銘分別對校醫院、圖書館提出建議,徐雷建議他們開展調研、借鑒外校經驗、匯總提交報告,不僅是解決問題,更是培養學生能力。
當志德書院數學類2班的何國川提出研究方向不明時,徐雷給出建議,“去敲老師辦公室的門”。同學們在笑聲中豁然開朗。
午餐會上同學們還談了什么?更多亮點看過來!
學習資源豐富 學風嚴謹求實
本次“校長午餐會”,還有什么亮點呢?據了解,新生們主要結合入校兩個月來的學習生活經歷,圍繞學校教育教學,暢談了個人體會與思考。
“人學始知道”,在輕松愉快的午餐會上,有關學習的話題,是師生關注的重點。
騰飛書院2021級技術科學試驗3班的韓曉汀對復旦通識教育課程的設置頗有感受。他表示,這學期修讀的文史類通識課程帶給他嶄新的思考和體驗,對養成批判性思維有著莫大的幫助。“復旦高質量的人文社科類選修課程對理工科同學而言很有意義。”
希德書院2021級自然科學試驗2班的孟華玉則表示,“以前沒想過,大學的課程可以自己選。從課程內容,到時間安排,再到老師,都要靠自己做選擇。”課程之外,有大量的講座、沙龍、科普培訓、交流會等活動,為學生未來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各種可能性和各類資源。
陳漢夫表示,希望復旦能搭建更多的校級工科類競賽平臺,給創客文化提供更多的空間。“復旦其實有很多富有經驗的老師和資源豐富的平臺,但我們還沒能找到深入了解的渠道。”
師生關系融洽 促進學生成長
復旦學子的學習生涯中,教師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的諄諄教誨為同學們適應校園,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何國川談到了當自己感到迷茫時老師對他的重要幫助。“那時我不知道該怎么去努力,于是我主動聯系了學院的老師,去了老師辦公室交流困惑,通過與老師的交流、輔導員無微不至的關心,同樣幫助我解決了許多問題。”
韓曉汀則對“騰飛先導課程”給予高度肯定,有利于高中與大學學習的銜接,建議推廣。同時,他也對先導課程優化細節給出了個人意見和建議。他還舉例了《大學物理》課的緒論部分,認為有利于同學了解課程的框架和理念,建議更多課程重視緒論環節。“老師們都嚴謹求實,講問題透徹,不留疑點,對待同學們也親和友善。”
身處大學校園,同學們不僅從第一課堂汲取養分,而且從豐富的第二課堂活動提升素養。如何有效利用學校教育教學資源、如何促進人際交流和團隊合作等問題困擾著新生。
“有很多想參加的活動沒法參加。”孟華玉提到,很多講座和第二課堂活動的時間安排會重合,不得不取舍。這個問題很快反饋到教務處書院導師辦公室,經初步討論決定:今后凡由書院舉辦的講座,在征得主講老師同意的情況下,盡量安排在周末開設,以滿足同學參與需求。
希德書院自然科學試驗3班的萬理銘現場和老師們探討了關于選課量“有很多課都想上,又擔心學分太多沒法保證學習效果。”蘇亦琪提到“大學的很多學習任務都需要合作”,認為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十分必要。
校園環境美麗 期待服務升級
談及自己初入復旦的感受,韓曉汀表示,第一印象是校園美。古舊建筑和成蔭綠樹都讓其印象深刻。萬里銘的思緒回到報到那天,“一進來就看到迎新環境的布置,會讓新生感覺很溫暖,有種家的感覺。”
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不僅需要越來越好的硬件設置,也需要師生間彼此給予的溫暖和陪伴。同學們在贊美了學校優美的環境和人文氛圍之后,也發揮主人翁精神,對生活設施、課程設置、師生交流等方面給出了一些建議和意見。比如,騰飛書院2021級工科試驗1班潘成駿、技術科學試驗1班的劉振宇、希德書院2021級自然科學試驗5班的羅毅同學分別就公共場館開放時間和南區夜晚照明提出了建議。
在整個座談交流過程中,徐雷與學生代表交流氛圍融洽,做到了“零距離”溝通。就學生提到的問題他會及時插話提問,并結合自身經驗與學生切磋。比如:建議同學學會選擇,通過制定“時間分析表”來幫助自己提升時間管理能力;鼓勵同學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多與書院導師和輔導員溝通;提醒同學們通過作業訓練和適度的考試鞏固學習成效,練就“硬功夫”;建議教師應根據學生測試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案……
午餐會結束時,徐雷還主動讓學生們添加他的微信。學生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和他溝通交流。
在座談會最后,徐雷給同學們提了兩點學習建議。
一要確立目標,包括學業規劃目標、個人發展和志向目標。在專業課程、核心課程上有意識地多花時間,打牢基礎,增強可遷移能力;盡快和有意愿的導師溝通,通過科研實踐,加深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拓展思維,開闊視野;樹立更高遠的志向,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二要成為“掌握未來的復旦人”。要具備五項特質,即“做人要正、思維要深、視野要廣、情商要高、體質要強”。他鼓勵同學們堅持原則,善于提問、敢于交流,同時,牢記增強體質的重要性,養成“終身運動”習慣,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復旦人力量。
“校長午餐會”主辦方表示,學生是大學教育的主體,人才培養是高等教育的本質要求和根本使命,開展“校長面對面”系列座談會,旨在及時了解學生的困惑和需求,“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幫助初入大學的新生熟悉校園、適應環境,使他們能夠以最大的能量,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在復旦校園百年的星空之下,書寫屬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制圖:實習編輯:王風范責任編輯:李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