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成功!發射載有3名航天員的成功神舟十四號奔向太空
2022-06-05 12:49:00 評論: 字體大小 T T T 6月5日10時44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運用長征二號F遙十四火箭,載有舟號將載有陳冬、名航劉洋、天員太空蔡旭哲3位航天員的發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送往太空。隨后,成功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載有舟號精準進入預定軌道,名航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首次載人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天員太空發射成功!發射載有3名中國航天員的成功神舟十四號奔向太空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樊巍】6月5日10時44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運用長征二號F遙十四火箭,載有舟號將載有陳冬、名航劉洋、天員太空蔡旭哲3位航天員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送往太空。隨后,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精準進入預定軌道,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首次載人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入軌之后,將通過6.5小時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在3圈內完成6次變軌,到達空間站后下方大約50公里的位置,隨后途經中瞄點、停泊點,姿態調整為垂直飛行后停靠于空間站下方徑向對接口,將3位航天員送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正式開啟6個月的太空之旅,期間,他們將迎來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兩個實驗艙,并將完成中國空間站在軌組裝建造。
攝影:宿東
承擔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是目前我國唯一一型載人運載火箭,素有“航天員專屬列車”之稱,該型火箭具有高可靠、高安全、高適應性的特點。長二F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常武權介紹稱,長二F火箭的可靠性從指標要求的0.97提升到0.9894,靠逃逸系統保障的航天員安全性評估值已達0.99996。“以百次發射為基數簡單理解就是:火箭發射100次,才有可能出現一次飛行故障;假設出現飛行故障,依靠逃逸系統逃逸一百次,才可能出現不到一次逃逸失敗。” 常武權稱。
火箭院總體設計部型號設計師錢航告訴《環球時報》記者, 0.99996的安全性評估值,這也使得長二F的安全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30年間,長二F火箭全程參與了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的每一步,自1999年首飛至今,長二F火箭已成功發射14艘神舟飛船和2個空間實驗室,其中包括9次載人發射任務,成功率為100%。
而本次承擔神舟十四號載人發射任務的長二F遙14火箭,更是創下了中國航天的一項新的紀錄——成為我國豎立時間最長的火箭。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自執行“神舟十二號”任務開始,長二F火箭就采取“發射1發、備份1發”及“滾動備份”的發射模式,從而為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加上“雙保險”。此次發射的長二F遙十四火箭,此前曾承擔“神舟十三號”任務應急救援火箭的重任。而在4月16日神舟十三號任務乘組成功返回,遙十四火箭也結束了應急救援值班任務,由應急狀態轉入正常任務狀態,再加上發射準備時間,遙十四火箭的站立時長達到近10個月,這也刷新了此前遙十三火箭創下的豎立6個多月的紀錄,成為迄今為止中國豎立時間最長的一枚火箭。
常武權介紹稱,盡管與遙十三火箭、遙十四火箭相比,站立時間更長了,但仍然在火箭的能力范圍內。火箭的研制團隊不僅提前對長期豎立狀態下的諸如火工品承載能力、螺栓預緊力等開展了專門的試驗驗證,并且保證火箭豎立時的溫濕度等環境條件,還會在火箭轉入正常任務狀態后對箭上螺栓擰緊力矩、密封產品的密封性等進行復測。
此外,在遙十四任務發射準備期間,作為此次任務應急救援火箭的遙十五火箭也已進入“值班狀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總體副主任設計師顧名坤近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透露,長二F遙十五火箭于4月份通過出廠評審,并已經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開展裝配和測試工作,目前已完成應急救援狀態的設置。長二F遙15火箭依然具備8.6天內發射的快速發射、應急救援能力。
據了解,在今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以后,中國空間站工程將轉入為期10年以上的應用與發展階段。在未來的幾年中,長二F火箭還將繼續以每年2發的高頻率執行發射任務,在我國空間站運營過程中擔當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