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中原河南省第一季度藥品網上金額達136.85億元。大省大揭大天恒瑞依舊保持超高的藥品市場份額,供貨金額達4.03億元。銷售市場集中度日趨集中,數據排名前20家商業配送金額占比超六成。秘恒國采第二批完成度達156.9%,瑞正第一批續約以及第三批也超60%。晴A前
4月28日,中原河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示河南省2021年第一季度藥品網上交易情況,大省大揭大天第一季度共有3388家醫藥機構(全省醫療機構和部分零售藥店)、藥品2319家生產企業、銷售451家經營企業通過平臺交易,數據交易藥品 16115個,秘恒交易金額136.85億元。瑞正
通知還公布了各省轄市和直管縣藥品交易情況、各醫藥機構采購情況、藥品生產企業網上供貨情況、藥品經營企業網上配送情況以及國家集采進展。限于篇幅,我們截取了數據中排名TOP20的名單。
生產企業供貨金額前20,恒瑞位于榜首,外企僅占6家
從生產企業來看,前20家藥企供貨總金額為32.05億元,占比約23.4%。其中,外企占據6席,分別是阿斯利康、輝瑞、羅氏、拜耳、諾和諾德、Roche Diagnostics GmbH (德國)。
國企中,恒瑞依舊處于領先位置排名第一,正大天晴其次,齊魯位列第四、揚子江位列第五,杭州中美華東所居第八,石藥歐意位列第十。總體而言,國內企業在河南省的表現還算亮眼。
隨著藥品一致性評價的進度加快和一輪又一輪國家集采的推進落實,仿制藥替代原研也在逐漸加速,盡管短期內我們看到的數據還不那么明顯,但市場格局正悄悄發生改變,不論是從福建藥品交易的TOP20來看,還是從其他省份的藥品交易情況來看,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配送商業中,華潤、國藥、九州通依舊占據較大市場份額
從經營企業來看,前20家商業配送金額達82.37億元,占比約60.2%。
從公布的數據來看,華潤、國控、九州通依然占據著榜單上較大的份額。華潤河南排名第一,國藥控股河南第二,河南省康信醫藥、河南省醫藥分別排名第三、第四,河南九州通排名第七。第八到第十均為國藥控股在河南各地的分公司。
據了解,早在2012年,前100位藥品批發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即已占同期市場規模的73%,市場集中度很高。近年來,大型商業在河南的并購速度明顯加快,這其中不乏千億級企業,例如2010年起國藥控股在河南的“攻城略地”,也這就為今天的榜單作出了解釋。
排名前20家醫院藥品入庫金額達46.65億元
從醫療機構來看,前20家醫院的藥品入庫總金額為46.65億元,占比約35.5%。號稱“全球最大醫院”的鄭大一附院首當其沖,第一季度其藥品入庫總金額達10.92億元。
河南省人民醫院位列第二,入庫藥品金額為7.02億元,其次是河南省腫瘤醫院,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排名第四,鄭州市中心億元位居第五。
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用藥大省,在藥品采購政策上面并非激進也并非保守。因此,河南省的藥品交易狀況大致能反映全國藥品市場的2021第一季度交易情況。
國采落地情況:第一批續約已完成采購量60.75%,第二批完成156.90%,第三批完成62.43%,河南省級集采完成20%
第一批國家集采藥品續約自2021年1月1日在河南省執行,截止2021年3月31日,中選藥品交易金額2.70億元,已完成全年約定采購量的60.75%。
第二批國家集采藥品2020年4月30日在河南省執行,截至2021年3月31日,中選藥品交易金額3.79億元,已完成全年約定采購量的156.90%。
第三批國家集采藥品2020年11月20日在河南省執行,截至2021年3月31日,中選藥品交易金額1.86億元,已完成全年約定采購量的62.43%。
河南省集中帶量采購藥品2021年3月1日在我省執行,截至2021年3月31日,中選藥品交易金額0.34億元,已完成全年約定采購量的20%。
從具體品種來看,完成度超95%的有23個品種,其中左乙拉西坦和西酞普蘭完成率均超98%,分別為98.81%和98.42%。具體如下:
此外,通知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
全省仍有部分醫藥機構未通過省醫藥采購平臺開展網上采購;個別醫藥機構采購程序不規范,采購藥品信息不準確。
部分藥品生產、經營企業未及時響應醫療機構采購訂單,藥品供應率較低。
據統計省醫藥采購平臺藥品交易數據,部分藥品交易價格同比、環比上漲幅度較大,已按要求上報有關部門。
在落實國家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政策方面,部分醫藥機構未按要求及時回款;個別企業中選藥品供應率偏低。